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可穿戴的漫漫征程需要互联网精神铺路

时间:2024-05-22 18:16:51 科技赋能

Google Glass“改道”了。

智能穿戴设备吸引“眼球”后,预计过亿的市场销量却遭遇消费者“远距离玩不下去”的软着陆。

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智能穿戴的“数据”困境仍然是对“互联网精神”消化吸收不够。

智能穿戴是依托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产品。

然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它完全脱离了互联网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利用传统行业的闭环思维来进行先进的创新。

业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互联网的精神是什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开放”。

这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你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知道智能穿戴的核心价值是数据,但是现在没有人敢用所谓“免费”的方式来做智能穿戴。

我可以肯定地说,目前谁有勇气免费使用硬件,然后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价值转移和变现,一定是骗子。

唯一可能不同的是这条欺骗性道路的走法。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那么股东就会被骗;如果你是投资机构支持的公司,投资机构就会被骗;如果你像哥们一样创业,哥们就会被骗。

这条欺骗性的道路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事是多了一个免费的科技玩具,坏事是用户充满了失望。

智能穿戴行业想要较快地实现数据挖掘的价值,需要互联网的精神,即“开放”。

“开放”激活智能可穿戴产业的开放性,前提是企业需要承载开放所需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推动两方面资源的“开放”,可以促进数据价值的早日形成。

首先,平台的运营者必须有开放的心态,让不同的智能穿戴接入企业根据自身的数据采集价值,享受到平台数据挖掘的价值;其次,智能穿戴企业必须有开放的心态,愿意合作、组队。

,共享数据,让数据由专业平台统一处理,而不是各自拿着小数据梦想大价值。

今天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商业价值依然趋近于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还在用传统行业的闭环思维来运营“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个以开放形式生产的东西。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开放、不统一数据,各自继续独立发展,这条路行得通吗?我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在我看来,这至少会让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历史变得更长,烈士追随的场面会更加壮观。

虽然目前智能穿戴领域有很多学会、联盟、组织,但我认为目前最现实、最可靠的事情是如何统一各个组织以及组织之间的会员数据。

这比探索所谓的标准更有意义。

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商机。

这个平台的建立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现在的硬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