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营销,企业需要,用户喜欢。
它对商家和用户都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商家来说,商家需要这样的活动来重点打造品牌知名度,给用户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刺激品牌销售,吸引消费者兴趣。
尤其是“双十一”这样超大型、全国性的电商购物节,无论是规模、商家参与的深度、广度都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平台来说,这是为了验证平台的综合GMV。
实力最好的时候,对于商家来说,这是用户关注的高点,也给商家带来了最大的用户和流量。
对于用户来说,我相信很多用户,特别是很多女生用户,都是非理性的患者。
他们都患有严重且无法治愈的晚期党周综合症,病情可能会逐年恶化。
折扣、促销,甚至只是为了参与。
节日营销有套路吗?早期的双十一有一套很深的规则,先涨价后降价,先涨价后打折,以次充好。
可以说,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当然,可能有少数用户意识到其中涉及的问题,但更多的用户并不了解节日营销的真相,还高兴地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
然而,过去几年情况已经好多了。
随着电商体系越来越完善,各大平台的监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现在各大平台恶意涨价后降价越来越严格。
京东有7天保价服务,阿里巴巴有7天保价服务。
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报名需要提前一个月报名,这意味着有一个月的价格保证。
还清楚地记得,在2016年的微信公开课专业版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微信事业群总裁表示,微信将不再进行节日营销,将用户时间返还给家长和家人。
其实,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听到这句话我非常感动。
对我来说,节日营销不再有吸引力,或者说从来没有吸引力,但我还是低估了节日营销的影响。
比如2015年,微信红包占领了除夕手机市场。
在支付市场占据近30%的市场份额,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甚至称这是对珍珠港的攻击。
2017年天猫双十一,阿里巴巴的交易额为1682亿,可以说是令人震惊。
节日营销还会继续,只是希望消费者能够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