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是太阳历。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历。
它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然后将其分为十二个月(月数有31天、30天、29天,都是人为规定的),称为阳历,即,阳历。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总共365天5小时48分钟46个精彩瞬间。
普通年份只计算365天的整数,不计算尾数。
公历每年分为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月有30天,二月只有28天。
还规定七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八月以后,双月为大月,单月为小月。
每年剩下的5小时48分46秒,只相当于每四年一天。
这一天被添加到第四年的二月。
今年被称为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公历并非起源于西方,而是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古埃及。
当时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潮汐和太阳的变化,将一年分为365天,12个月,每月30天,并在年底额外增加5天。
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准确,而且比地球的实际轨道还要短。
公转一年则相差四分之一天,四年则相差一天。
730年后,历法时间比实际时间短了半年,冬夏颠倒了。
又需要730年才能回到起点。
历法分为公历(俗称阳历)和农历(俗称农历)。
公历日期表示为该月的日(数字),农历日期表示为该月的初一、月初十、二十日,不带“日”字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