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重疾险和医疗险该买哪一种?

时间:2024-02-29 21:32:18 技术落地

大部分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相对灵活,可以根据经济通胀水平进行相应调整。

⑥成本差异:以30岁的男性为例。

购买普通医疗保险只需要几百元,重疾险的费用则在3500到10000+不等。

一般情况下,成本至少可以达到10倍的差异。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具有“先花后报销、持续报销、抗通胀”的特点,而重疾险则具有“直赔、终赔、抗通胀弱”的特点,仅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保障效果。

在购买顺序上,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买医疗险,再买重疾险。

重疾险和医疗险该选哪个?该买吗?相辅相成,应该买。

人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生病呢?你说钱少可以少吃少穿,但如果生病了没钱,怎么能不吃呢?治疗吗?所以我们人就趁着身体健康的时候,给自己和家人规划一份保险,这样出了事就不会惊慌是吧?先了解一下,比较一下再做决定吧。

1、什么是重疾保险:当我们得了很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重大器官移植、中风等)时,需要好好休息,不再上班,这样家人就可以不用上班了。

收入来源的同时,你也会因为自己的疾病而花费更多。

因此,重疾保险的作用就是弥补大病期间的“收入损失”,让家人的生活质量不因疾病而降低,能够安心康复。

2、什么是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主要报销我们的医疗费用,通常是住院费用。

由于社保报销缺口较大(如有疑问可以详细讨论),非常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

普通医疗保险报销住院期间的费用(社保报销后剩余的费用),以及住院前后一段时间内与住院相关的门诊、急诊和救护车费用。

3、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的区别: 主要区别:医疗保险必须赔付相应金额后才会理赔。

重疾险只在满足合同理赔要求的情况下给钱,并不关心你如何使用。

具体是:医疗保险承保疾病范围更广,一般疾病和重大疾病都可以报销,包括重疾险的“重疾”,但要“先花自己的钱,再报销”带账单”(部分产品合作医院有售,支持预付款)。

医疗保险完成后,可以继续报销后续费用。

重大疾病保险仅承保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

如果你得了这些疾病,只要符合合同中的理赔条件,就可以赔付。

给钱的方式就是“符合条件就直接给”,不管你花不花钱,也不管你怎么花。

重大疾病保险赔付重大疾病(单一重大疾病)后,合同终止(作废)。

解释:预付费是指保险公司先垫付费用,然后客户与保险公司结算。

付款是指满足相应条件即可给予。

例如,小王购买了50万元的重疾险,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则重疾险将赔付50万元的保额。

例如:如果小明得了一场大病,需要花费100万,而他只购买了一次50万的重疾保险(每年费用:3000多),那么他还需要支付剩余的50万。

自己掏腰包,因为医疗费没有报销。

如果小明还有一年几百元的百万医疗保险,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这样的费用下,他可能报销99万,那么他的重疾险赔付中,有1万可以补充医疗费用。

剩下的49万可以用于疾病治疗和恢复期间的各种费用(康复营养费、期间工资补偿费、全家生活费等)。

此次赔偿后,由于病情尚未治愈,正在康??复中,小明的费用还将继续。

如果正常续保,医疗保险可以继续报销更多费用。

不过,这份重疾保险的责任已经终止,不会再有理赔。

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知道我建议的理由了:“在购买重疾险之前,一定要先购买一份保障范围足够的医疗保险。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①风险类别:收入损失风险:正常工作条件下从工资中可以获得的收入。

【重大疾病保险】支出型风险:不发生风险时,无需对外支出。

【医疗保险】建议:伤残收入损失可以通过重大疾病保险,甚至团体伤残保险来弥补;而最大的可能的支出——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疗保险来支付。

很多时候,这两种风险对于客户来说可能会同时发生,所以重疾险和医疗险应该是匹配的。

②报销形式:重疾险为赔付,按购买金额赔付;医疗保险是报销的,按照花费的金额来支付。

③承保内容:重大疾病保险:指定疾病或疾病治疗要求。

医疗保险:承保保险合同约定的任何疾病的风险,包括重大疾病保险。

④客户体验:重疾险:如果交了一次钱,很可能就无法再购买其他重疾险了(这里说的是重疾险只有一种责任的产品,即单一重疾险),补偿完成后就消失了;医疗保险:可实现持续赔付,但需关注医疗保险产品续保的稳定性。

(赔了之后还是可以赔的,先花后赔,只要续保正常就没有问题) ⑤对抗通货膨胀:目前我国大部分重疾险都是固定金额的保险,因此客户担心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未来赔偿的实际价值。

购买力,今天的100万,30年后还是100万吗?大多数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相对灵活,可以根据经济通胀水平进行相应调整。

(保额高达五六百万甚至更高,而且费用都会报销,不用担心通货膨胀) ⑥费用差异:以30岁的男性为例例子。

购买普通医疗保险只需几百元,重疾保险的费用则从三五千到一万多不等。

一般情况下,成本至少可以达到10倍的差异。

总结:医疗保险具有“先消费、后报销、持续报销、抗通胀”的特点。

重大疾病保险具有“直接赔付、赔付后终止(合同解除)、抗通胀能力弱”的特点。

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在购买顺序上,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买医疗险,再买重疾险。

重疾险和医疗险该买哪一种?当然是价值数百万的医疗保险。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两个的作用。

几百万的医疗保险用于报销大额医疗费用,而重大疾病保险则用于补偿家庭收入的损失。

当然,保险类型的组合会因收入、预算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我们的直播间里,有一位粉丝说,她生完孩子后想给孩子买保险,所以她从一个销售朋友那里买了一份教育基金,然后在这位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一家保险公司。

随后,由于保险公司履约要求,他用信用卡套现,为自己家人度购买了保险,总保费10万元。

家庭经济来源是丈夫每月6000元的工资。

入职一年后,她对产品并没有完全了解,却花了10万元购买了10份保险。

试想一下,大家,保险费比收入还高,她怎么负担得起,他们一家人以后的生活会怎样?预算控制 根据7125原则,家庭保费支出总额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7%,这样才能在不增加家庭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保障。

不过,市场上也有“双十原则”和“标准普尔配置原则”。

前者是指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0%,限额选择为年收入的10倍。

后者表示,家庭年收入的20%应该用于保障型保险产品。

小编认为,这两条原则都是不合理的,没有考虑到我国的真实国情。

资料来源: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国家统计局) 根据上图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17元,人均经营纯收入5307元。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2020年数据 从上述2020年智联招聘数据可以看出,工人工资中位数普遍低于6000元;在最高城市北京,工资中位数仅为6906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甚至20%都是不合理的,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如果家庭因为保费太高而无力支付保费,那么他们的保单将无法提供保障。

正确的配置方法: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有一定的门槛和壁垒,而冗长的条款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可靠的人。

只有了解家庭的年收入、负债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才能匹配出真正适合的保险计划。

1.先保护,后理财。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风险。

提供基本保障后,如果你还有较多闲置资金,可以选择一些储蓄型保险。

2.成人第一,儿童第二。

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保障。

如果父母出了事,孩子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因此,保护??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护儿童。

特别是,家庭经济支柱承担着最高的家庭责任,其安全级别具有最高优先级。

四大险种一定要配备齐全,特别是定期寿险和意外险,保险金额一定要充足。

3、先保金额,后买保险。

购买保险的目的是通过保险公司转移风险,在发生意外时弥补损失。

因此,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优先考虑保证足够的保险金额。

根据7125原则,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额为家庭年收入的2倍,起价为20万。

定期人寿保险的金额应为家庭年收入的5倍,加上家庭债务。

年收入由固定寿命覆盖,家庭债务由缩短寿命覆盖。

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额应与定期寿险的保额相同。

4.首先是合同条款,然后是公司。

如果合同条款没有保障,公司再大也没用!购买保险时,保险产品和条款是最重要的。

最糟糕的就是不看产品和条款就盲目选择保险公司,买了不合适的保险。

我们不应该担心公司的规模和品牌,而应该关注保险产品本身。

方案分析家庭一:一家三口,夫妻双方年龄均为30岁,父亲年收入10万,母亲是全职妈妈,男婴刚出生,家里没有债务。

分析:这个家庭是典型的单亲家庭。

父亲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所以安全感的重点就在父亲身上。

按照“大人第一、儿童第二”的原则,先父亲,再母亲,最后孩子。

该家庭收入为10万元,总共可用保费支出为7000元。

计划中,经济资助人的固定寿险和意外伤害保险限额均为50万元;母亲虽然没有收入,但有家庭经济责任,所以她的重疾保险金额也必须达到20万元;孩子没有经济责任,所以没有必要购买人寿保险。

家庭2:一家三口,夫妻双方都30岁,父亲年收入10万,母亲年收入5万,男婴刚出生,家庭债务60万。

分析:这个家庭也是典型的单亲家庭。

虽然母亲有收入,但父亲的收入却是母亲的两倍。

他仍然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爸爸的保险限额应该按照家庭总收入15万来计算,而不是他自己的10万,所以爸爸的重疾保险限额是30万,定期寿险限额是80万。

因为保费预算充足,爸爸的重疾险可以配置为终身保障。

妈妈不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所以保险金额是按照她年收入5万来计算的,所以她的固定寿险限额是30万,重疾险的保额是按照最低20万来的。

另外,家里还有60万的债务,夫妻双方的寿数减免上限都是60万。

意外保险的保额应该和定期人寿保险的保额相同,所以父亲的意外保险保额是150万,母亲的意外保险保额是100万。

家庭3:一家三口,夫妻双方都30岁,父亲年收入15万,母亲年收入15万,男婴刚出生,家庭债务200万。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职工家庭。

爸爸妈妈的赚钱能力差不多,所以他们的保护不能有偏差。

因为他们的年收入不低,预算充足,重疾险提供终身保障,可以保障更多的保障。

例如,如果在60岁之前不幸患上110种重大疾病,可以额外支付80%。

儿童重疾险保额增至60万元,还提供终身保障,可针对白血病等20种特定疾病给予120万元赔付。

此外,还新增了儿童30年保障的定期重疾保险,限额为50万元。

不幸的是,25岁之前患白血病等20种特定疾病可以赔付110万元。

两项重疾险政策相互配合,确保孩子早期获得充足的重疾保障。

以上三个家庭的保险配置思路你总结了吗?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这些计划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人,但如果你了解配置思路,无论你属于哪一类,都可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保险计划。

看完原文,如果您还不知道如何为家人配置保险,欢迎您识别文末二维码,让专业的事交给靠谱的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