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我听不懂A厂在说什么!你说吧,这次中台建设,投资多少,投资之后,未来的信息系统能集约建设吗?怎么样?”每个系统平均可以节省多少?”L总走完杭州的A厂和深圳的T厂后愣了愣,逼着小M说。千万不能把它当成目的。”L先生听了又生气了:“我设立中台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信息化支出动辄几千万、上亿。中台不省钱我就建个屁中台!中台你还没想好,回去好好研究吧!”小M是我的一位读者,他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中台项目经理,今年的工作目标是中台项目的策划和实施。L一直是国企IT部门的负责人,相当于CTO。小M跟我抱怨了一个小时。我大概知道他们中期项目的问题。先来听听小M公司走向中期的故事。1、初出茅庐的云平台专家小M之前一直从事企业信息化改造,帮助多家企业实现云化,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L先生所在的公司信息系统架构比??较陈旧。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数十个大型“烟囱”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是个问题,严重制约了业务的发展,让集团领导非常不满。.比如客服系统和BOSS系统(Business&OperationSupportSystem),数据不打通,营销人员和客服人员很难协同工作,售后也跟不上,不更何况主动维护客户关系,这直接导致了客户的失败。高流失率。于是L先生聘请了小M,首先任命他为“基础资源整合”的负责人。他具体做了什么?就是搭建一个云平台,统一管理集团各部门的服务器和网络资源,提高硬件利用率,降低成本。这件事,目标很明确,也是小M的经验。小M的思路也很明确:新系统全部上云,老系统改造上云。迁移到云端的系统,要改造继续运行,实在是不可能了。未来的业务升级计划将逐步实现业务上云。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才把事情理顺。L先生对小M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似乎觉得自己可以委以重任。小M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的理想是30岁时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现在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他已经三十岁了。2.去中台:你没吃过猪肉,没拔过猪毛吗?去年年底的一天,L总裁把小M叫到了办公室。L总表示,年底要提出公司科技板块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L先生认为,虽然公司已经成功将业务系统上云,实现了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但存在业务失败、业务架构陈旧、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无法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L先生经过研究,觉得现在流行的“数据中台”应该是公司技术架构改革的方向。小M领的任务是规划和实施数据中心项目。小M虽然一直搞云计算,但是在大数据方面,他没吃过猪肉,还拔过猪毛。我不敢说自己懂,至少知道一二。于是懵懂无畏的小M接下了这个项目,开始快速学习。百度一搜把小M吓了一跳,原来A厂提出的数据中台、AI中台、视频中台、技术中台、移动中台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各种敏捷开发、快速反应、集约建设、积累能力,网上的各种噱头一个一个瞎了狗眼。于是,小M综合了几篇文章,给L总写了一个总体思路,“明年公司要建设数据中心,整合公司内外的数据资源,为公司建设新一代的技术基础设施,实现公司的技术升级,很好的支撑了公司未来的内外部业务……”L先生看着这份方案,非常满意。他认同小M的想法,正式将中台建设列入2020年度计划。3.你要去中期吗?会要你命的那种!小M看了一些中台实现的文章,咨询了A厂和T厂的中台架构师,制定了详细的中台方案。小M报告指出,公司信息化存在业务墙、数据墙、重复投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三中台——数据中台、AI中台、视频中台”的技术架构。并提出几项推进机制:1、对公司信息资产进行清查;2、研究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进行顶层设计;3、公司一把手牵头立项,各部门下达军令状;6月完成方案设计,9月前完成中台产品部署落地,年底前完成基于中台架构的核心业务改造。你闻到熟悉的味道了吗?小M初入中台,听了A厂的实现方法论,准备从顶层设计入手,盘点信息资产。中台一定是顶层项目,领导一定要挂帅。……L君不傻,一棒子把计划打死:“谁TM让你做顶层设计的?我可能没做顶层设计!还盘点资产?”如果你拿你的老木头戳筐,我可能连一把手都拿不出来?中台干得好,就是聪明的领导,做不好,你就出局在这里。有什么中长期的打算?明年我还是这个位置,不好说……”四1.没有中泰的命运,却得了中泰的病。故事是关于这个的。其实这个项目的命运基本上已经注定了。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台落地场景欠缺。小M发愁的是如何实现中台。A厂的顾问向他保证:“我们做的很多中台项目都是基于一些特定的需求来搭建的,比如有的公司需要管理某些系统的数据,有的公司需要到中台去做一些新的业务,只要有场景,我们就可以搭建一个中台。遗憾的是,小M并不知道供应商的承诺就像放屁,小M跑遍各事业部宣传他的中台梦,得到的回答是:“这不就是找事做吗?”?我们的系统一点问题都没有!”小M很郁闷,回来告诉L总汇报,被L总骂,“你凭什么照顾那些业务部门的需求?你先搭建中台,就像云端一样!建成后,我们不给他们批信息化项目资金。完成!”在领导眼里,一切问题都是人和钱的问题,没有人和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二是规划不足,预算不足。小M听了L老师的话,赶紧跟A厂和T厂的顾问商量,先把中台系统搭建起来吧。于是,按照小M原先的三个中台计划:数据中台、AI中台、视频中台,让A厂和T厂拉取产品清单,上报产品价格。结果A厂报了一个亿的价格,而T厂好一点,才4000万。小M向L总汇报,L总怒道:“我们是先试,不是要推翻整个公司的技术设施!我们最多投资300万元,先做点效果,实施一两个场景化,然后推进后期建设!”小M心想,L君真是“俭”,有中台这么好的一副牌,就赌这么小的赌注,就算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小M向A厂和T厂说明了情况,看能不能先按照框架进行招标,然后一步步实施。A厂和T厂在世界各地混了很多年,一眼就能看懂。结果,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些顾问一下子就忙起来了,电话经常断线,微信和钉钉也不怎么回复。小M在技术界混太久了,没被社会狠狠揍过。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半是运气不好,另一半是如何应对。小M自己不懂中台,项目预算又不够OA,现在连供应商都不理他,他怎么玩这个?三是中台建设目标不明确。小M认真地尝试管理一个中台项目。毕竟年轻的时候吃的苦多了,等他老了,也就习惯了。但L不这么认为。每个人都是工人,尤其是当了这么高的职位。最重要的是保住他的黑帽子。这点小M不懂,一上来就提出资产盘点和顶层设计。他根本不明白领导的用意。你不死,谁会死?不说是中期项目,但对于任何一个IT项目,都需要注意三个原则:1、不要找业务部门麻烦,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2、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花小钱办大事;第三,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至少他们不反对。这样看来,中台项目要“成功”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第四,对中国和台湾的认识不在一个层次上。L先生看着小M负责的中期项目,久久不能大惊小怪,就想着自己做中期。L一直在搞互联网,不知道研发,更别说中台了。但是,在宏观层面上是有认识的。L老师经过研究,向小M提出了中台建设的三个目标:1.让BOSS系统在中台成长。公司的BOSS系统已经有十几年了,每年仅仅升级几个功能就要花费几百万。中台需要允许BOSS系统接入。未来BOSS的改造都是轻应用部署,每年只需要花费几十万。第二,用中泰代替OA。公司的OA系统不是很好用,应该用这个中间平台代替OA。不得不佩服L君,“用中国台湾代替OA”的计划还是很有想象力的。3、利用中台管理云、网络、业务系统。这个中台需要实现公司云、网、业务系统的统一运维。L先生,他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层特工,你觉得他怎么样?(咦?我好像在哪里听过这句话)小M听到这里,已经崩溃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5.写在最后的话这时候,小M觉得很无力。公司里就他一个人在推这个所谓的中期项目,业务方根本不理他。项目预算少得可怜,A厂和T厂越来越不愿意合作,L总一直责怪他项目推广不力……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也没有出路。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希望通过以上的梳理,小M能够看到这个项目的全貌。混合工作场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是创造和打破游戏的能力。有的局,即使输光了,也还是要Allin。有的局,即使有很大的胜算,也不得不选择退出。走哪条路完全取决于你。最后祝福小M。转自|技术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