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详解与总结
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涉及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基带传输、数字调制、信道编码、信息论等内容。本文旨在对数字通信原理第五版的课后习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和总结,帮助学习者掌握数字通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和性能评价指标。
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其幅度、频率和相位都可以取任意值,具有无限的精度和无限的信息量。模拟信号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地反映物理现象,但缺点是易受噪声干扰,难以存储和处理。
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其幅度、频率和相位都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具有有限的精度和有限的信息量。数字信号的优点是抗噪声性强,易于存储和处理,但缺点是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会引入误差和失真。
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与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
答:信源编码是指对输入的模拟或数字信息源进行压缩和编码,以减少冗余信息,提高传输效率。常用的信源编码方法有熵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等。
信源解码是指对经过传输系统输出的编码信息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以恢复原始信息源。常用的信源解码方法有熵解码、预测解码、变换解码等。
3. 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答: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1.话音输入:将人声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2.低通滤波器:将话音输入限制在一定频带内(如300~3400Hz),以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3.抽样保持器:将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离散的脉冲幅度调制(PAM)信号,并保持一定时间。
4.A/D转换器:将PAM信号量化和编码为数字信号(如PCM信号)。
5.时分多路复用器:将多路数字信号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则合并为一路高速数字信号,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6.数字调制器:将基带数字信号调制到较高的载波频率上,以适应传输介质的特性。
7.传输介质:提供数字信号的物理传输路径,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8.数字解调器:将接收到的载波数字信号解调为基带数字信号,并进行同步和恢复。
9.时分解多路复用器:将一路高速数字信号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则分解为多路低速数字信号,以还原原始信息源。
10.D/A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解码和反量化为PAM信号。
11.低通滤波器:将PAM信号滤除高频分量,以减少抽样噪声和量化噪声,恢复模拟电压信号。
12.话音输出: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人声。
第二章 数字基带传输
本章介绍了数字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线路编码、基带脉冲整形、匹配滤波、抽样定时恢复等内容。
1. 采样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采样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
其中,$f_s$是采样频率,$f_m$是被采样信号的最高频率。
它的物理意义是:如果采样频率不低于被采样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那么被采样信号可以从采样值完全恢复出来,不会丢失任何信息。
2. 量化误差的定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量化误差的定义是:
其中,$s(t)$是原始模拟信号,$s_q(t)$是量化后的模拟信号。
它与以下因素有关:
1.量化级数:量化级数越多,量化误差越小。
2.量化间隔:量化间隔越小,量化误差越小。
3.量化方式:非均匀量化比均匀量化能够更好地适应信号幅度的变化,减小量化误差。
4.信噪比:信噪比越大,量化误差对信号质量的影响越小。
3. PCM编码系统中,如何提高编码效率?
答:PCM编码系统中,提高编码效率的方法有:
1.增加采样频率:增加采样频率可以提高信号的保真度和频带利用率,但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2.减少量化级数:减少量化级数可以减少每个采样值所需的比特数,但也会增加量化误差和失真。
3.使用非均匀量化:使用非均匀量化可以根据信号幅度的变化动态调整量化间隔,使得小幅度信号有更小的量化误差,大幅度信号有更大的容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