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北京沙尘过程看环境天气预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情况5月11日,内蒙古中部和华北大部地区有大风沙尘天气。11日下午,北京的天空呈浅褐色,呼吸中有泥泞的感觉。傍晚,沙尘夹杂着雨滴落在北京,北京市民惊呼“泥雨”。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次遭受来自蒙古国的沙尘侵袭,频繁的沙尘入侵使大气环境急剧恶化。对于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早在9日就开始发布沙尘暴预警,引起了西班牙巴塞罗那沙尘暴区域预报中心的关注并进行了报道。区域沙尘暴专业知识中心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每年处于高沙尘天气季节,沙尘天气都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世界气象组织(WMO)北京大气沙尘暴区域专业气象预报中心(RSMC-ASDFBeijing)应运而生。目前,西班牙巴塞罗那和中国北京是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全球仅有的两个沙尘暴专业中心。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旨在提高亚洲受沙尘影响地区或国家的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沙尘暴发展。亚洲国家沙尘暴监测、预报和预警产品。共享。具体职责包括为亚洲成员单位提供沙尘天气监测预报产品,编写年度工作报告,参加气象委员会会议,建立数据共享FTP,在国际平台展示国内沙尘天气科研成果等。(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网站http://www.asdf-bj.net/)沙尘暴预报技术支持面积、释放总量、输送量和沉降路径,在形态、沉降后的变化、气候变化对沙尘的反馈作用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自主研发了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UACE/Dust),成为最早实现沙尘暴数值预报业务化运行的国家之一;▼开发了基于优化的沙尘多模型集成产品,大大提高了沙尘暴预报精度沙尘预报;▼自主研发的基于沙尘暴分布和强度的卫星定量遥感技术和业务系统FY2/FY4系列卫星的ms,因此,中国有能力利用静态气象卫星对亚洲沙尘暴的结构和演化特征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粉尘的主要来源。最优多模式综合沙尘预报(采用最优综合方法可以充分整合各模式的优势,有效降低预报误差)。2019年5月,北京一场扬尘过程溯源《2019环境气象公报》,助力蓝天保卫战。中国气象局去年7月刚刚发布的《2019环境气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沙尘天气过程有15次,超过近五年平均次数(11.6次)。但从2000年至2019年近二十年的变化来看,我国沙尘天气过程发生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9年沙尘天气过程次数。2020年世界气象组织提倡传统气象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迈进,提倡从科学研究到服务和运行的目标,提出全球空气质量预报和信息系统计划-GAFIS(全球空气质量预报和信息系统)。该计划旨在以全球协调和标准化的方式提供科学的空气质量预测和信息服务,并推动全球大气观测计划的监测和观测活动。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将响应WMO倡议,积极推进和实施以大气成分观测为基础的包括沙尘预报和预警在内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建设,更好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赢得蓝天保卫战。技术支持。更多环境天气预报产品详见中央气象台官网:http://www.nmc.cn/publish/sev...往期精选·完·中央气象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绿色·分享微信号:kjcx_nmc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