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3.15晚会播出时,央视报道称WiFi探针功能可能被用来窃取用户隐私,引起不少人的恐慌。
事实上,WiFi探针技术不具备窃取个人隐私的功能。
手机上随机安装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是出售用户数据的罪魁祸首。
WiFi探测器无法获取个人信息。
很多网友对于WiFi探针是什么还很困惑。
事实上,WiFi探针是附加在无线AP等WiFi发射设备上的功能。
例如,当我们在商场、餐厅、咖啡店等公共场所连接WiFi网络时,WiFi探针可以检测到我们手中设备的MAC地址。
每个设备的MAC地址都是固定不变的。
通过与后台大数据数据库比对,可以根据用户的MAC地址显示用户的手机号码、近期消费记录、年龄、兴趣爱好、常用应用程序等。
形成用户档案。
商家利用用户画像向不同的用户推送不同的广告和促销信息,从而达到所谓的精准营销目的。
第三方应用泄露你的隐私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WiFi探针只能获取用户连接的WiFi设备的MAC地址,并不能直接收集用户的隐私数据。
那么我们的隐私是如何泄露的呢?答案是第三方应用程序。
尤其是在Android手机上安装应用程序时,它会显示从用户手机获取的各种权限和各种数据。
例如,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手机权限、通讯录权限等。
而且,大多数App在注册时都要求用户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这样可以方便地匹配并绑定用户的手机号码手机的MAC地址。
这些应用平日里潜伏在用户手机里,默默记录你的各种使用行为和习惯,然后上传到后台数据库。
通过数据的非法流通,一些号称做大数据的公司实际上是在收集和出售用户数据。
当商户需要精准营销,增加营销手段时,店内的WiFi探针首先检测用户手机的MAC地址,然后利用MAC在大数据平台中查找用户的手机号码,进一步了解用户的用户情况轮廓。
是不是很方便呢?惊悚片?防范小贴士为了防止我们的设备和个人信息被MAC地址找到,建议用户在公共场所关闭手机的WiFi功能,以免被检测到MAC地址。
也不要连接陌生或未知的WiFi,以保护个人隐私。
另外,从Android 8.0原生系统开始,Android系统默认开启了“MAC地址随机化”功能。
在Android 9.0的开发者选项中也可以找到。
建议用户开启该功能。
这样,探头每次扫描到的用户设备的MAC地址都会不同,这会迷惑对方。
请注意不要在 Android 手机上安装来自未知应用商店的应用程序。
随意安装应用程序会加速您的隐私泄露。
苹果手机用户不必害怕。
苹果手机在iOS8之后就已经支持随机MAC地址功能。
而且在应用方面,苹果的应用商店对应用权限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审核,不会出现默默收集用户隐私的情况。
结论网络时代,每个人的隐私都或多或少地被泄露,通过大数据技术让我们变成了透明人。
尤其是Android手机上滥用应用权限的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85.2%的人因个人隐私泄露而受到过骚扰。
除了消费者自身需要提高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外,相关监管法律也应尽快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