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众筹网站点名时间倒闭了。
众筹网站还能如何走这条路呢? 2019年7月27日,中国最早的独立众筹网站点名时间被“同门”91财经收购,结束了其“中国众筹先锋”的地位。
点名时间CEO张彼得立即在微信朋友圈宣布了这一消息,“感谢所有参与这个梦想的项目组、投资人、同事、合作伙伴……请在接力棒交接后继续支持他们到91。
我们以后再见。
”张友口中的“这个梦”是从今年7月开始的。
当时,被视为众筹鼻祖的Indiegogo和Kickstarter相继成立,众筹概念开始在美国升温。
在“中国版Kickstarter”的旗帜下,点名时间诞生了。
在智能硬件发展初期,点名的众筹项目大多是文创项目。
《大鱼海棠》《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漫画)都是点名时间的明星项目。
其中,今年6月启动众筹的《十万个冷笑话》是第一个在点名期间筹集到万元以上的项目。
熟悉张游的人都说,张游是一位优雅的台湾人,比较注重个人形象,内心有文艺范。
“点名时他把办公室装饰得像一座文艺咖啡馆。
”但帮助点名时间迎来黄金时代的并不是张友最初迷恋的文创众筹项目,而是智能硬件。
2019年11月,张友宣布将点名时间转型为专注于智能硬件首发服务的众筹平台。
转型前后期间,张友亲自参与了三款智能硬件的首次众筹,分别是bong智能手环、iKair空气监测胶囊、Betwine游戏开发智能配件。
在他眼中,这些智能硬件有潜力成为热门单品,他称之为“超级项目”。
那段时期是张友和最幸福的时期。
转型消息公布后,媒体、项目方、投资者纷纷涌向该公司。
即使在公司旁边的咖啡馆与张友聊了三个小时,经纬中国当场就决定投资。
有了经纬中国和英特尔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张友和他的谩骂时间更加底气十足。
几个超级项目相继上线——柠檬智能体重秤、汽车人汽车OBD、Cuptime智能水杯,而和之前的项目一样,背后都有张友亲自参与。
曾与张游见过四五次面的iKair前COO张佳佳回忆道:“张游对于科技产品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敏锐的嗅觉,他会亲自把玩这些智能硬件,并与他们的团队交流关于科技产品的知识。
产品。
”优缺点、用户体验、App开发、工厂生产等。
“智能硬件的转型和普及,确实让点名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甜蜜期。
从数据也可以看出:从7月份开始截至2019年10月,“全品类众筹”点名期间,已完成项目80个,平均参与人数80人,其中14个项目突破10万,转型为“智能硬件首发平台”。
短短10个月时间,点名时间内完成了10个项目,平均参与人数超过10万的项目有43个。
大洋彼岸的老师,在美国。
呼唤时间的“老师”,Kickstarter 也已经追上了 Indiegogo,目前牢牢坐稳了“最大众筹领头羊”的地位,尽管从数量上看,Indiegogo 上已完成的项目数量较多。
是Kickstarter的1.3倍,后者在完成质量上并没有落后。
援引 PandoDaily 公布的数据分析,Indiegogo 平台上的项目完成率(即达到或超过预期筹款目标)为 33%,而 Kickstarter 的这一数字为 44%。
如果引用The Verge的分析,这个数字的差距就更大了——Indiegogo只有9.3%,而Kickstarter的数字仍然是44%。
此外,从募资金额来看,双方也不处于同一水平。
Indiegogo 平台上所有已完成项目的筹集资金总额为 10,000 美元,而 Kickstarter 上所有已完成项目的筹集资金总额为 6.42 亿美元。
Kickstarter的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单个项目筹集资金的记录,该记录已被多次打破。
2007年,智能手表Pebble在Kickstarter上进行众筹。
最终筹款1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筹款纪录,也让Kickstarter名声大噪。
2017年,Pebble公司再次选择Kickstarter作为其第二款产品Pebble Time的众筹平台。
49分钟内,筹集到1万多美元。
1个月时间,筹集资金超过1万美元,超过78,000人支持该项目。
现在你可以在 Kickstarter 上看到各种疯狂的想法——快速加热浴缸、发光面具,甚至宇宙飞船。
成立7年的Kickstarter最不寻常的是,从第二年开始就实现了盈利。
年底,Kickstarter 接受了第一笔 10 万美元投资,迄今为止仅筹集了 1 万美元。
换句话说,Kickstarter是一家不依赖融资也能生存的公司。
这也为Kickstarter转型为公益企业奠定了基础。
2019年9月,Kickstarter改制为公益企业,并承诺将5%的利润捐赠给慈善机构。
创始人 Yancey Strickler 解释说,这种转变将确保公司的收入,同时又不偏离其众筹创意项目的使命。
2019年2月9日,Kickstarter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成立六年后的9月10日,Kickstarter成功完成第10万个项目的众筹,超过10000人支持了这10万个项目。
其中,众筹成功次数最多的类别是音乐,有3个项目。
共有15部音乐众筹作品获得格莱美奖提名,4部作品荣获格莱美奖。
一个错误的赌注就像Kickstarter依靠Pebble等智能硬件出名一样,Roll Call也准备押注智能硬件的未来,但其方法是“放弃众筹”,转而“智能硬件有限”时间预售”。
2018年8月,张友高调表示Kickstarter模式不适合中国。
在中国,基于回报的众筹将被预售众筹所取代。
次年,点名时光虽然仍保留文创众筹项目,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集中在智能硬件预售业务上。
据张友描述,众筹的定位有点像爱情,而智能硬件的预售则是面包,因为预售服务可以带来真金白银(10%的佣金)。
他的理念是“在拥有爱的同时追求更多的面包”。
在张佳佳看来,点名时押注智能硬件预售的内在原因在于,预售其实符合中国人的消费理念:用相对较低的价格,就能买到可能有更高市场的产品。
未来的价格,以忍受一段时间为代价。
等待一段时间。
2019年9月,iKair推出众筹时,一个月融资23万元,成为当时排名第一的科技产品。
然而23万元连产品模具都做不了。
最终,iKair 在年底交付给众筹用户。
张佳佳表示,今年下半年,智能硬件领域基本不会出现纯粹的众筹平台。
今年3月,淘宝推出众筹频道。
7月,京东众筹启动。
“虽然都是打着众筹的旗号,但并不是为初创企业、创客设计的,实际上都是预售。
”当时,京东和淘宝的众筹最多只能持续1个月,众筹结束后,厂商必须在1个月内发货。
也就是说,智能硬件厂商从发起众筹到发货给消费者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相比之下,众筹体系较为完善的Kickstarter和Indiegogo有一个共同点:产品从申请众筹到在众筹平台上架,再到开模、测试、生产,最后发货给用户的平均周期为一年。
一半。
这符合科技产品的一般生产规律。
现实并没有给张友带来更多的面包。
张佳佳表示,今年下半年以后,国内智能硬件厂商一半以上选择京东众筹,剩下一半选择淘宝众筹,留给点名的“面包”所剩无几。
原因并不难猜。
这两个众筹平台给智能硬件厂商带来的品牌曝光度和流量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
在未能取得进一步的成绩后,点名时间开始逐渐消失。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裁员、撤资传闻后,张友在9月份给点名开了最后一个药方——回归众筹。
换句话说,就是放弃原本无法与京东、淘宝竞争的智能硬件预售市场,回归到被放弃的众筹业务——以文创产品为主。
然而,被时间和巨人伤痕累累的点名时间,已经无法通过盲目的药物来拯救了。
最终被经纬中国投资的另一家公司91财经收购,并作为子板块并入91财经的达星众筹平台。
收购金额未知,张友已全面退出,点名时间仍保持独立运营,由91财经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负责。
“送水服务商”张佳佳去世的消息是从张友的朋友圈得知的。
他内心深处,为张友和的点名感到高兴。
“对于点名时间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购目的地。
从张游的朋友圈来看,他对这个结果还是相当乐观的。
”在谈到点名时间的起伏时,张佳佳认为,这并不完全是点名时间或者张友个人决策造成的,而是因为整个智能硬件环境的变化。
今年1月,当Nest被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金额远高于人们预期时,智能硬件圈开始掀起一股热潮。
投资者对于智能硬件厂商的投资意愿非常强烈,创客对于智能硬件的创业意愿也非常强烈。
深圳一位硬件厂商曾这样描述今年(尤其是下半年)的盛况:“深圳现在聚集了一大批从手机行业转向做智能硬件的企业。
10年的时间里,一层办公楼,大概有8层是专门做智能手机的,剩下的2层是做智能手表的。
“热潮来得快,退得也快,直到2015年初,人们才开始冷静下来。
他们发现,智能硬件企业的业绩并不好,智能硬件产品存在很多问题,整个行业出现了很大的泡沫。
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泡沫大了,智能硬件开始转冷 2017年,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不断下滑,2017年几乎没有智能硬件的投资。
根据艾瑞咨询披露的信息,有67家。
2018年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
今年三季度以来,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金额较前两个季度下降了80%以上,张佳佳表示,智能硬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对成熟阶段,红杉中国等一些大型基金即使投资,也只会在C轮和D轮之后进行投资。
“点名周期的增长取决于智能硬件的发展。
智能硬件本身就是一个需求旺盛、虚火度高的行业。
当虚火熄灭,行业不健康时,服务于这个行业的送水服务商也肯定活不下去。
”张佳佳将点名时间定义为“送水服务商”。
来自巨头的挤压是张佳佳提到的点名时间消亡的另一个原因。
任何初创企业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BAT你会怎么办? Call Time也不例外。
在iKair诞生的那一年,如果你想走“众筹”路线,当时市场上的选择并不多,独立众筹网站Call Time是当时最好的平台。
然而,下半年智能硬件的蓬勃发展,智能硬件厂商将有一个比点名时间更好的平台可供选择——京东众筹和淘宝众筹都有中国两大电商平台的支持。
众筹在中国名列前茅,火豆脑的“陨落”并不意味着整个众筹文化在中国的灭亡。
除了智能硬件,众筹在文化创意领域也已经扎根。
众筹往往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你想生存,就必须进行众筹。
网站会寻找新的方式,甚至放弃原来的众筹方式。
乐童音乐是一家专注于音乐垂直行业的众筹服务平台。
成立于2019年9月,创始人兼CEO马可是一位资深爵士乐迷。
。
唱片、音乐会、周边,任何与音乐相关的东西都可以在乐童音乐上众筹。
Elvis Tesslor 收音机是罕见的硬件产品之一。
是国内音乐爱好者圈子里的“电子管放大器之父”。
“该设计由曾德军完成,上线一个月内众筹,得到人们的支持,筹集资金超过62万元。
”但2017年获得天使融资后,乐童开始淡化众筹概念,逐渐打造“在线音乐经纪人”形象,业务范围涵盖演出主持、票务、公关等方面。
由此,今年8月获得君联资本、华英资本近万元A轮融资。
淘梦网是今年2月成立的独立微电影众筹平台。
在尝试众筹大量微电影但仍没有大片项目后,淘梦网也开始了转型。
目前,淘梦主推微电影发行服务,众筹平台也逐渐转变为发现作品和团队的入口。
在国内电影巨头尚未涉足的网络电影领域,淘梦网凭借多部播放量过亿的作品而名声大噪。
其中,《道士出山》三集播放量3.5亿,《二龙湖浩哥》系列播放量5.3亿。
爵搜是一家专注于设计创意的孵化众筹网站。
尽管尚未获得融资,但觉.so通过将众筹项目的10%作为佣金以及基于设计创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部分利润,保持了良好的收支平衡。
追梦成立于2018年9月,涵盖科技、设计、旅游、人文、艺术创作等领域。
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费低廉。
与众筹行业通常的10%相比,追梦的服务费低至0.8%-1.5%。
即使在 DreamChai 的早期,其服务费也是完全免费的。
另一位后来者开始众筹,继续在文艺生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维持着让发起者“讲故事”、让用户获得“参与感”的众筹模式。
这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生活方式社区的网站,今年6月获得了昆仑万维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
众筹不是药,只是药方。
几乎所有的众筹网站在诞生之初都会打着“中国版Kickstarter”或者“xx领域的Kickstarter”的旗号。
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达到Kickstarter高度的平台,甚至很难找到一个纯粹的众筹平台。
虽然在京东众筹和淘宝众筹上,每天都会有很多新品上架,不少用户出于尝鲜心态提前付费。
但正如张佳佳所说,这些都不能算是众筹,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扼杀中国众筹市场、破坏众筹环境”的相反效果。
“国内很多伪众筹项目在众筹期间就已经基本定型,甚至已经开始量产,用户无法参与产品细节。
看看那些众筹项目下的讨论论坛。
大部分都是讨论什么时候发货,如何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这更像是淘宝用户和淘宝客服的对话。
“归根结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抄袭严重,是当前智能硬件行业的通病——我们也长期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山寨手机行业。
正如拯救山寨的是什么?”手机行业是彻底的创新而非外在手段,众筹并不是拯救智能硬件行业的良药 事实上,对于智能硬件来说,众筹只是一个药方,如果是真正适合于此的模式。
没有找到业务和切入点,那么这注定是一个容易走向衰落的小众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