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2023年最值得买的数码产品可能就是硬盘了。
受PC、服务器行业低迷影响,今年各大存储厂商清理库存压力较大。
但市场形势依然是供过于求,他们需要降价清理库存,才能获得更多销量。
尤其是一些第三方商家顶不住压力,突然降低了机械硬盘的价格,这正好适合一些存储需求较大的用户。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在智能手机领域,由于竞争加剧,不少国产中端手机都提供了1TB存储。
过去,1TB存储的手机售价天价。
如今,价格普遍非常实惠。
比如代号“小金刚”的红米Note12 Turbo,16GB+1TB版本仅需2599元。
不用说,选择大容量版本手机的好处就是不用每隔一段时间手动清理手机存储空间,也不会因为手机存储不足而卡住。
对于被誉为现代人第二大脑的智能手机来说,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堪称必需品。
不过,与中端手机开始以大容量为卖点不同,旗舰智能手机的大容量存储版本依然不肯在价格上妥协。
以iPhone 14 Pro Max为例。
1TB版本售价依然为13499元,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12GB+1TB版本也高达12699元。
你不能鱼与熊掌兼得。
那么,如果你不想在配置上妥协,同时又想拥有大容量存储空间的快感,难道没有更好的省钱方法吗?也许手机云服务是一个解决方案。
不过目前手机厂商提供的免费存储容量比较有限,基本在5GB左右。
对于需要大容量云存储的用户来说,这个空间显然是不够的,需要购买额外的云服务。
我们简单计算了一下各大手机厂商的云服务价格。
更胜一筹的苹果,2TB云存储收费每年816元。
华为2TB云存储收费698元/年。
就连以性价比着称的小米,云盘也只收费2TB。
售价高达498元。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既享受硬盘降价的好处,同时也让智能手机受益吗?不用花费那么昂贵的云存储费用,是不是一次性投资?事实上是有的,答案就是NAS。
什么是NAS?据百度百科介绍,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字面意思是连接到网络上、能够进行数据存储的设备,因此也被称为“网络存储”。
它是一个专用的数据存储服务器。
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完全分离并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并保护投资。
成本比使用服务器存储低很多,但效率却比后者高很多。
借助NAS,消费者可以随时将手机中存储的数据备份到自己的物理硬盘上,无需担心数据丢失,也无需支付昂贵的云存储费用,从而释放手机存储空间,提高手机性能。
同时,NAS 的功能远不止于数据备份。
通过家庭NAS,消费者还可以实现远程下载、多终端同步、团队协作、甚至构建私人家庭娱乐中心等功能。
我从2017年开始正式接触家用NAS产品,当时家用NAS产品以群晖、威联通等非大陆品牌为主。
它们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用户体验碎片化、上手难度大,一般消费者普遍难以接受。
直到2020年12月15日,国内私有云品牌Jispace推出了第一款国人NAS产品——Jispace Z4,一下子刷新了我对NAS产品操作不便的认识。
通过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价格和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配套应用,Jispace NAS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
它在数据备份、日常娱乐甚至家庭成员分享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的性格.经过三年多的迭代,Jispace Q2C已经推出了包括Z4、Z2、Z2S、Z4S、Q2等多款产品。
此外,在软件生态方面,Jispace APP也从最初的不成熟尝试演变而来。
它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样子。
随着2023年夏天的到来,5月22日,Jispace正式推出了首款千元以内的NAS产品——Jispace Q2C。
引领NAS的进一步普及,加速其进入普通家庭,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享受数字存储带来的便利和乐趣,正是极空间Q2C的目标和心声。
其实早在两周前,我就率先拿到了Jispace Q2C工程机进行体验。
可以说,虽然从价格上来看,JiSpace Q2C本身的价格还不到1000元,两块2TB硬盘加起来的价格也只有1500元左右,比两年的价格还要低具有同等容量的苹果iCloud。
涨一些。
但就配置而言,Jispace Q2C远远超出了其价位段应有的水平。
Q2C的处理器采用ARM Cortex-A55 4核Rockchip RK3568,主频为2.0Ghz,GPU为ARM Mali G52,最高支持4K 60帧的解码。
更重要的是,Jispace Q2C甚至还有一颗NPU芯片,这颗由Neural Networks提供的NPU芯片拥有1.0Tpos的计算实例,极大地提高了NAS的AI计算能力。
同时,2GB DDR4内存、16GB EMMC和千兆网口保证了极空间Q2C的基本运行稳定性和网络传输,两盘位SATA硬盘接口同时兼容2.5英寸和3.5英寸机械银硬盘,支持最高7200转22TB硬盘,这意味着如果你的钱包足够厚,你可以拥有高达44TB存储空间的Q2C,这太疯狂了。
这样的配置与去年夏天推出的 1799 元的 Jispace Q2 相差无几,甚至比 2021 年推出的 Jispace Z2S 还要好。
外观方面,Jispace Q2C 延续了 Jispace Q2 作为“生活美学诠释者”的理念。
它具有超迷你紧凑的设计、一体式注塑机身和多彩的色彩,更容易融入现代生活家居。
我们来看看细节。
Jispace Q2C的背面和底部分别是网口、USB3.0、USB2.0和电源接口。
Q2C采用静音设计、悬浮式硬盘托盘、直通式鼓风机2.0冷却系统。
整个机器结构加强了软连接隔离震动,进一步优化静音性,并且隔振设计可以更好的保护硬盘。
可以说,从外观上来说,Jispace的产品从味道上来说一直都是非常不错的。
与传统NAS产品的傻大黑厚不同,Q2C小巧可爱的造型凸显了其独特的气质。
为什么选择Jispace:软件体验从根本上伴随着Jispace的强势崛起。
过去几年,市场上出现了更多国内厂商争夺家用NAS领域,其中包括华为、联想、绿联等众多知名品牌。
厂商也纷纷推出竞品。
那么,姬空间之所以能持续领先,从来就不是低廉的价格,也不是超凡的配置。
在我看来,真正让JiSpace脱颖而出,甚至领先国际大厂的优势,恰恰是经常被其他厂家忽视的软件研发部分。
这也是JiSpace区别于所有竞品的最大筹码。
这一优势在Jispace Q2C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是一个所谓的“老用户”,自2020年第一代Jispace Z4发布以来,一直在持续使用Jispace产品。
这三年来,Jispace的硬盘存储了我的许多重要数据和难忘的回忆。
近三十年来几乎所有我认为值得保存的电影和电视剧。
不断迭代的软件也让Jispace除了数据备份、视频播放之外,还带来了电子书查看、音频播放等新功能。
以下内容是我基于Jispace APP实现的一些常用功能的演示,这些功能在最新的Q2C上也可以完美还原。
多终端体验一致性 至尊空间在电脑(Windows&Mac)、移动终端(Android&iOS)、智能电视上都有对应的APP。
还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实现的功能和谐统一,大大简化了用户体验。
上手的难度。
用户只需在所使用的设备上安装相应版本的Jispace APP,就可以随时访问家中的Jispace NAS设备,读取Jispace NAS中存储的数据。
JiSpace PC版界面的跨终端协作并不困难。
困难在于在每台设备上获得几乎一致的体验。
看似非常简单的研发工作,但Jispace在NAS领域却能独树一帜。
只能说,这全靠朋友们的支持。
以群晖为例。
如果您想在手机上访问NAS中的文件,则需要下载相应的DS File应用程序。
如果您想随时保持文件同步,您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 Synology 驱动程序客户端。
如果你想在智能电视上拥有海报墙,观看电影,则需要安装Plex插件。
光是这一套操作就可以让新手用户望而却步。
其他国内厂商,比如华为,对于NAS的态度非常冷漠。
除了手机上的备份功能外,其他NAS支持的应用数量大约为零,这让人怀疑NAS团队在华为的地位。
这是多么难以忍受啊。
极空TV版的界面硬件是基础,体验是基础。
只有认真对待消费者,保持持续的软件服务,消费者才能放心购买其硬件产品。
在这个层面上,极地空间的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内网穿透 没有使用过NAS的用户可能不明白什么是“内网穿透”。
说实话,当我多年前购买 Synology NAS 时,我并不知道内网渗透对于 NAS 来说是一个如此重要的问题。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在使用NAS时,人们不仅需要能够通过家里的局域网来访问它,而且还渴望在外网时(比如出站)能够远程全速访问家里的网络设备。
5G网络或公司网络)。
但一般宽带服务提供商不提供公网IP,也不使用公网IP。
从外部访问家庭网络时,速度充其量可能令人印象深刻,或者最坏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使用。
这使得群晖用户不可避免地要熟悉“内网渗透”的方法。
“内网渗透”的方法有很多种,各有优缺点,但总的来说,难度都不低。
有的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外部硬件设备,有的可能需要申请独立的域名。
当你研究了这一切并最终实施时,相信我,你只会感到疲倦。
但Jispace的NAS不同。
依靠国内厂商的先天优势,天然具备内网穿透的功能。
我没有研究JiSpace是如何实现这项技术的,因为我没有必要研究JiSpace的“内网穿透”功能。
自出厂以来,每台JiSpace NAS设备都直接落实到消费者手中。
如果有内网穿透就不用费心了。
它不需要任何复杂的设置,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
它非常稳定且快速。
看电影时没有任何延迟。
不需要第三方软件。
一步完成。
对于NAS的普及来说,不需要内网渗透,确实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学习门槛。
智能备份,温馨实用,购买NAS的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一定是释放手机存储空间、备份数据。
对于手机数据的备份,极空间手机APP有明确的指导。
我们可以设置手机相册自动备份、W消息备份、手机文件夹备份,以及上传手机文件到JiSpace NAS设备。
而且,Jispace NAS 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备份。
采用NPU芯片的Jispace NAS内置人工智能引擎,可自动识别照片、按人物聚合个人相册,并可标记人物关系、设置封面、隐藏人物等手动管理!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对每张照片进行手动处理。
智能识别自动进行分类、地点和时间分类,智能识别照片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
这意味着备份的相册不是冷数据,而是受到“温暖”保护的。
例如,在记录孩子的成长时间时,它会自动按照我们拍照的时间进行整理,孩子每天的成长时间都会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有目的的备份 购买 NAS 时不要浪费每一 MB 的硬盘空间。
除了备份之外,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证数据安全。
这也是NAS设备基本都是基于两块硬盘的原因(实在无法理解有些厂商推出类似单盘产品还敢称之为NAS的逻辑)。
传统NAS的备份策略一般是组Raid。
一个硬盘用于存储交互,另一个硬盘用于全盘备份。
如果任何硬盘损坏,可以随时更换,确保数据安全。
但客观来说,这也浪费了大量的硬盘空间。
例如,某些音频和视频文件可能没有备份价值,即使丢失也可以随时下载。
然而Raid策略使得这些文件浪费了硬盘空间。
Extreme Space是默认的ZDR备份模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非常友好。
您可以设置相应的文件夹,只备份您认为需要备份的重要数据。
其他空间完全免费使用。
这对于预算有限、没有购买大硬盘的消费者来说非常关键。
刀片采用优质钢材。
远程下载一键作为家里类似服务器的存在,NAS的下载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Jispace内置专业下载工具/迅雷,可用于下载HTTP/FTP/BT协议的下载链接、种子、磁力链接。
我可以远程把磁铁插入公司直接下载,然后回到家就可以愉快地看电影了。
这也是很多用户购买NAS的原因之一,非常方便。
如果你之前也是其他云盘的用户,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Jispace最近新推出的网盘备份功能。
Jispace支持三种常见的网盘备份,分别是百度网盘、天翼云盘和onedrive。
如果您需要将自己的百度网盘全部拉到本地,或者想下载其他用户分享的百度网盘文件,您可以将极空间与自己的百度网盘完全关联,利用其24小时不间断下载的优势自动完成。
即使您不是百度网盘会员,下载也会缓慢完成。
在这里我再次抱怨一下百度网盘的速度。
没有会员真的很痛苦。
使用业内最佳下载的音频和视频文件自由观看电影。
建立影视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毫不夸张地说,JiSpace的影视功能目前在NAS领域是顶尖的。
除了手机版和PC版外,极视频还有TV版APP。
TV版无需手动输入账号和密码。
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登录,支持市面上大部分视频格式,并且自带内网穿透功能,同系列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多种终端上自由切换。
无论是国内外的新片还是老片,吉影都能匹配到正确的封面和影片信息。
此外,Ji Video Player支持字幕选择、音轨切换、码流选择、倍速播放等多种功能,有效避免了传统NAS用户需要安装和关联第三方播放器的麻烦。
而且,上述播放器功能在电视、手机、电脑、网页上都可以使用,并不比一些专业播放器差。
以上是姬空间诞生以来备受用户好评的主要功能。
近期,姬空间还推出了更多新功能。
音乐播放:您可以播放无损音乐和有声读物。
支持多终端一致的在线功能。
记事本:支持分类、标签、搜索、删除、保留功能,支持多端同步。
极读:目前仅支持安卓。
支持txt、epub、pdf等格式在线云阅读。
目前,能够提供阅读服务的私有云竞品还很少。
此外,极空间还有更多玩法,等待消费者去发现。
总的来说,Jispace的出现通过搭建自己的私有云,解决了数据跨终端、跨地域存储和共享的需求。
Jispace Q2C进一步降低了NAS设备的购买门槛,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享受到数字存储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引领NAS的进一步普及,加速其进入普通家庭。
没有复杂的学习过程,一个APP即可覆盖所有智能设备。
无需学习复杂的内网渗透。
只要有网络,您就可以在家中远程享受NAS的所有功能。
相信我,这就是极限太空所能带来的最大便利。
建议视野开阔。
未来可能没有PC、平板电脑、电视,只有大屏和小屏。
数据存储和计算全部由小型家庭服务器完成。
未来已来,或许Jispace Q2C就是您开启智能新生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