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话题女王董明珠:格力电器的底气从何而来

时间:2023-12-20 13:47:11 数码发展

话题女王董明珠:格力电器的底气从何而来?关注的焦点。   当然,格力仅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还不足以引起公众的关注。这与董明珠“不说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我就死了”的言论是分不开的:“如果我做手机三年就不用换了,今年的目标销量是一亿台”、“开机画面一定是我,这是尊重消费者”、“我说雷军是小偷,他不敢告我”……   曾有“格力灵魂”董明珠,被誉为“人物”而“铁娘子”,现在被网友昵称为“董小姐”。其实,即使人们不关注行业新闻,人们也经常能看到“董小姐”的抢眼照片。

周围的公交车、地铁广告牌上都写着“董”。董明珠已经成为深入大众的话题企业家。  董明珠不顾外界对她的印象。她曾说过,你不需要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无论各方声音如何,有一点必须坚守:“你的行为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吗?”2015年,她为格力提出了“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的新口号。

“中国”,聚焦的是世界的口碑。然而,面对国内外经济低迷,2015年白电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行业在线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空调行业规模约3200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家用空调同比下降8.9%;商用空调同比下降5.3%同比下降;中央空调同比下降11.9%。   同时,格力也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营业收入下滑之一。

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17.16%。有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空调行业将出现系统性结构性崩溃。

  面对艰难的行业环境,格力该如何应对?格力的智能家居计划是什么?携手京东会成为格力转型互联网的方向吗?手机将如何助力格力业务发展?近日,《投资者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希望采访董明珠或从公司得到答复。遗憾的是,截至发稿,尚未收到格力方面的合理解释。   活跃在舞台上的“话题女王”  董明珠的“头条”历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底,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揭晓。小米董事长雷军和董明珠均是获奖者。

由于商业模式之争,有人打赌:五年内小米销量能否超越格力电器。雷军提出赌注1元,董明珠则将赌注提高到10亿元。   两年后,董明珠对媒体表示,因为小米现在已经进入房地产行业,所以她和雷军之间的10亿元赌注无效。

  董明珠失去了赢得赌注的机会,但这个话题却被一再提及。在谈到互联网和实体店时,董明珠坚定地站在实体店一边,对互联网模式从来没有手下留情。她此前曾强势表示,“互联网能做空调吗?互联网永远只是一个工具,无法取代实体经济。不信的话再等两年,实体经济一定会再次崛起。

” ”   与雷军的赌注尚未结束,2015年1月,董明珠宣布要做手机,并表示“手机业务一定会超越小米”。包括董明珠在内的格力并未解释突然跨界制造手机的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董明珠刻意与小米竞争,而是希望该手机为未来智能家居研发铺平道路。   但在格力手机的推广中,董明珠充分展现了她的“任性”。 “格力手机卖一亿台不是问题”,随后又表示“产能不够,销量目标已经降到5000万台”,并称自己没有考虑消费者,用的是自己的头像作为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吐槽。

  今年1月27日,当第一代格力手机还没有上市时,董明珠表示,第二代格力手机也会推出,备货已经完成。   除了经常表现出对自己产品的高度自信之外,董明珠的话题还包括她对其他公司的评价。 2014年,小米战略投资美的集团时,董明珠直接批评其是“两个骗子联手,一群贼”,还称其同行海尔空调是鼓风机。

接替前董事长朱江洪后,董明珠树立了干练果断的女强人形象,因一次次肆无忌惮的言论而引起不少非议。   格力营收逐季下滑  近期,格力与美的两大国内空调巨头再次“互怼”。

双方因互相指责学术造假而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虽然同行之间相互竞争,但你我之间公开“挑衅”在其他行业并不多见。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格力与美的同行之间的“相互冲突”,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市场开拓困境。

  格力电器公布的201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23%。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38.75亿元,同比下降17.16%。尽管格力尚未发布2015年年报,但前三季度的数据仅是年初制定的1600亿元目标的一半,距离2014年1400.05亿元的全年营收也相去甚远。

电器行业可能是近五年来表现最差的。年收入首次下降。

  具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分别下降了0.66%、13.40%、17.16%。董明珠将营业收入下降归因于“公司重组”。她介绍,格力未来将有几项主营业务,并进行转型升级调整。 “设备方面,会在自动化领域全面铺开,还有电机领域,我们希望走向全球。

”   但另一方面,虽然增速放缓,但格力201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仍在增长。 2015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23.09%、0.05%和1.27%。

《投资者报》纵观公司半年报,我们发现净利润能够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费用的减少。 2015年上半年,该部分费用同比下降35.90%。   业绩虽不如往年,但与同行相比,2015年格力电器仍保持了良好的竞争优势。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稳居第一家用空调产销量居行业前列。 《暖通空调资讯》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格力中央空调市场份额为18.1%,连续四年位居行业第一。

  这也是董明珠多次表示“格力不仅今年没有危机,而且过去25年从未遇到过危机”的原因。   向网络求变  虽然董明珠多次在网络上发表强硬言论,但她并不是“潮流的敌人”。董明珠曾多次尝试借助互联网发展格力各项业务。

。   2015年3月,家电销售电商平台“格力商城”上线。

据该公司公告称,该商城打通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物流、售后等环节,将电商与实体店融为一体,并通过线下服务支撑线上销售,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便捷的购物体验。更快的消费体验。   “格力商城的上线及后续发展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长期的积极影响。

”该公司表示,商场目前已推出家用空调、TOSOT家电、空气能热水器等几大品类。产品。

  智能家居一直是格力的主要目标。其公告明确表示,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推动智能家电生态圈建设,发展智能环保家居,持续打造垂直产业链,努力打造多个世界一流品牌。   据了解,格力于2014年发布了智能环保家居系统,该系统以住宅为平台,采用光伏多连接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防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等技术技术整合家居生活相关设备,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管理系统和快捷、便捷的家庭日程。交易管理系统。

   到2015年,格力云控已全面推广为家装多连接标配。通过格力云控产品,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中或家中室外的空调机组。  美的、海尔分别通过战略股权投资与小米、阿里巴巴合作后,董明珠坐不住了。 2015年9月,格力宣布与京东合作。

12月1日,多个卫视黄金时段也出现了京东董事长刘强东与董明珠合作的广告。高调亮相后,“双12”活动期间,格力推出了空调、电饭锅、电暖器、电风扇、冰箱等产品。    对于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具体的深度合作,格力和京东均未透露相关细节。不过,市场人士认为,最大的空调企业和最大的自营电商企业意义重大。

它不会是一个具有更多卖点的简单产品。外界尤其期待“互联网+中国制造”的新局面。   继续增持自有股票  虽然董明珠的言论经常引起争议,但她对格力的信心是显而易见的。

  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董明珠于1月21日再次增持格力电器8万股,平均价格为18.91元/股。增持完成后,其累计持股已达4393.85万股。   无论是牛市还是当前形势,董明珠都在不断增持格力电器股票。 2014年,董明珠共购买格力电器5.74万股股票。

到2015年9月,格力电器股价下跌近50%,董明珠开始大举护盘。董明珠13次增持格力电器,共买入140万股,耗资约2000万元。此后,格力电器股价有所回升,董明珠增持也暂时停止。

2015年11月底,公司股价再次下跌,他又买入了7000股。   2016年1月14日至21日期间,董明珠连续四次增持。一旦股价跌破19元,董明珠就入市。据统计,2015年9月以来,董明珠已斥资2233万元增持格力电器,累计增持股份数量达到152.5万股。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大量购买公司股份是出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还是因为之前的“宝湾风波”,希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然而,难得的是,在股市不断调整的时候,董明珠仍然敢于大量买入自己的股票。

  近期,舆论呼唤实体经济回归。一方面是实体店关门所致;另一方面,电商再次开设实体店,线上线下结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这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董明珠、格力等企业家将回归传统制造业。

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