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蜥开发者谈》第11期来啦!开发者和开源社区相得益彰,相得益彰。这些人在龙蜥社区的经历、实践总结、技术成长经验都很有价值。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这里看到科技的力量。本期故事,我们请来了龙蜥社区的开发者许庆伟,为大家分享“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我在龙蜥社区的“升级”之旅。欢迎收看之前的故事《我眼里的龙蜥社区:一个包容的大家庭 | 第 10 期》。开发商表示,这是一项长期活动。对于多次积极投稿分享的童鞋,我们还有一份神秘礼物鼓励他们!诚邀广大开发者分享真实经验,相互交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本次故事的主人公:龙蜥社区eBPF技术探索SIG组Maintainer徐庆伟!资深内核技术专家,对云安全、Linux内核安全有深入研究。拥有多年芯片企业工作经验。一直负责各种芯片的内核稳定性和性能优化。他的团队主要负责云安全和内核安全方面的前沿技术。研究和实施,积极参与内核社区等开源项目。小时候看《黑客帝国》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基努里维斯和嘉莉安摩斯探索的虚拟世界所震撼,我也不例外。当主角身后一连串类似密码的二进制信号如雨点般覆盖整个屏幕时,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对当时的我来说,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黑客和安全这两个词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庆幸的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芯片公司,从事Linux内核的开发工作,这也让我感受到了内核的奇妙,尤其是开源的魅力,更加令人陶醉。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深入,从LinuxKernelPerformance到Stability,再到现在从事内核安全,积极参与内核社区、LLVM社区等多个开源项目,见证了从互联网PC时代的发展,移动终端时代到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现在,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云网络的边缘阶段。云网边缘正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每天使用的手机、电脑、汽车、网站、服务器等都可以体现出云网边缘算力带来的便利。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几何倍数增长和高频使用,各种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这也使得设备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大多数企业最为关注和成本密集的领域。安全的基础在芯片,芯片的基础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系统安全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只有构建多层次的防御矩阵,多角度分析安全问题,才能达到更好的安全效果。我想问一下,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涉及最多的操作系统是哪个?答案是Linux。于是,基于Linux内核的DragonLizard操作系统进入了我的视野。与龙蜥的初次相识,也源于去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当时看到了龙蜥社区的直播分享,发现其中一些SIG群是我感兴趣的,于是就加入了龙蜥社区的钉钉群(群号:33311793)来了解更多。因为我多年前就在Github上关注过阿里云的一些开源项目,尤其是跟内核相关的,所以也了解他们的深厚实力。在龙蜥社区,我感受到了国内开源社区的活力、热情和对技术认真的态度。我想这不仅会激励越来越多的国内开发者参与进来,还会引领国内开源社区走向良性循环发展,这正是国内开源社区迫切需要的。eBPF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起源于Linux内核,能够以低侵入、安全、高效的方式扩展内核的能力。伴随着我从去年开始在基于eBPF技术的容器安全和内核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认识了很多热衷于eBPF技术的国内外同行和前辈。目前,国内外基于eBPF的开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过不断的讨论和打磨,2022年8月,在国内Linux内核开拓者陈立军教授的带领下,组织各大公司的专家,龙蜥社区eBPF技术探索SIG组成立。此次成立SIG组,旨在打造一个适合产学界的良好生态,对eBPF前沿技术和演化效果的实际落地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以往的eBPF研究和学习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隔离,聚集了大学教授(学术界)、一线厂商的开发专家(工业界)、企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eBPF技术的企业家。深入挖掘eBPF在可观察性、性能、安全等方面的前沿技术,指导实现优化,造福开发者和厂商。优化eBPF内核的适配性,向下适配低版本内核,更适合实际生产环境。“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正是龙蜥社区开源、开放、共享的精神吸引了我,让我从旁观者“升级”为参与者。由于SIG组刚刚成立,详细的项目开发计划正在逐步制定中,这对我和SIG组的其他维护人员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技术开发和实施协同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上下寻觅。”未来,eBPF技术探索SIG组将进一步致力于eBPF前沿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产学研结合,在网络、可观测、可测等维度进行探索和支持。安全。行业落地,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eBPF项目和社区,带领大家开启eBPF的神奇之旅。为了方便大家更多地了解前沿的eBPF技术,我们在本月准备了一场eBPF专题直播。详情点击右侧链接查看:不容错过的技术盛宴,4款均为eBPF技术干货。相关链接地址eBPF技术探索SIG链接地址:https://openanolis.cn/sig/ebp...——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