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8月17日报道光纤改造被拒入场,物业收取高额入场费,小区附近基站屡拆,市政搬迁拆基站没有补偿……虽然几年前《国家宽带战略》和《信息消费》政策出台,宽带(包括无线宽带)的战略地位已经大大提升,但运营商在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背后的原因是缺乏《电信法》没有起到护航的作用。现在随着“互联网+”计划等重磅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没有《电信法》的情况下,去年以来,贵州、福建、黑龙江、青海等省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通过地方立法解决基础电信设施规划、审批、准入难等问题。广东中山每年被迫搬迁208个基站。今年5月底的一天,广州“小蛮腰”附近的一栋写字楼被部分用户围观。原来,中国铁塔广东分公司入驻了这栋写字楼,用户前来抗议广东铁塔在番禺区启富新村新建基站。这一幕恰好被前来调研的广东省副省长刘志耕遇到,他在现场强调,要尽快推进广东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立法,势在必行。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推进立法。其中,汕头正在推进《汕头经济特区电信设施建设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已进入全国人大审议阶段。对于广东铁塔公司来说,基站建设遇阻、被迫搬迁早已是家常便饭。近三年调查数据显示,广东中山三大运营商平均每年被迫搬迁基站208个,每年损失至少7280万元。这个数字不包括搬迁过程中对基站和其他公共设施损坏的重建投资。.“不仅南方困难,我们北方的生活也困难,甚至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黑龙江铁塔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我们有200个基站没有按计划落地,有120个被居民阻拦,有扰乱工地,有滞留施工车辆,还有一些损坏了通道设施。”除了居民担心辐射外,物业收取的高额入场费也让基站建设举步维艰。“物业索要入驻费的情况并不少见,金额一般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以入驻费、护理费、押金等名义收取,有时物业结清,住户不收。”配合情况。”黑龙江铁塔公司工作人员说。纳入城乡规划“背靠背”为解决基站建设难问题,今年1月以来,黑龙江省已公开通报48家党政机关单位,因这些单位不配合基站建设4G基站。据黑龙江塔介绍,地方保护条例已于5月获得政府批准,预计将于8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立法可以为通信设施的建设提供哪些途径?黑龙江塔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二是将环评方式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今年1月以来,黑龙江铁塔联合三大运营商,用70天时间完成了黑龙江省基站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如此“快”的速度,实属不易。“运营商必须按照集团的计划来制定计划,铁塔公司也会根据三大运营商的需求来制定计划。无论是规模还是时间表都是被动的,这意味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没有该方法与城乡规划同步完成。”黑龙江塔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同时,黑龙江铁塔借鉴上海中心的模式,取消事前环评,改为事中事后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站辐射评估标准会降低。一旦居民投诉,环评部门就会上门评估。如果结果超标,基站将面临整改。“实际上,我国基站建设的辐射标准远低于国际安全水平,所以基站环评一般都能通过,而环评会拖慢整个工程的进度,增加大量的辐射。”建设资金。”上述人士表示。据了解,取消环评相当于省略了环评报告编制单位的招标、电磁辐射现场抽样检测、环评报告编制、送审、公示等环节。相比之下,工程进度至少可节省65至95天,建设资金可节省500万至750万元。黑龙江铁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基站落地和地方法规审核同步进行。“电信立法涉及的部门太多,工信部、网信办、环保部门、人大、政府等部门,要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方。但是,少数人的无知不应影响大多数人对通信质量需求的理解,因此立法是妥协的产物。”黑龙江铁塔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贵州树立榜样“我们去年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地方性法规,就是《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经贵州省人大批准,2014年5月1日起实施。”记者说。在他看来,建设难、改造难、协调难、补偿难、成本高……这些让经营者头疼的“难点”正在逐步被攻克。以市政搬迁拆除基站为例。过去遭受损失的经营者很少得到赔偿,但现在不同了。《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规定,“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原因造成信息基础设施搬迁或者毁坏的,按照相关标准给予补偿。”以贵州电信为例,过去一年全省干线光缆已被各条公路、高铁等使用。、城市快轨、市政、旧城改造等受损120余次,均得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成本补偿或政策扶持。《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也针对解决“进场难”问题作出多项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信息基础设施用地建设给予支持,村民委员会对分散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用地";“新建、改(扩)建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等公共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建设。”去除“拦路虎”,不再收取天价入场费。《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推出后,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对人为破坏通信设施的处罚很轻,运营商“侥幸”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条例》颁布实施后,对破坏电信设施的追究力度明显加大。去年3月,贵州省石黔县出现大面积信号中断。经查,郑某组织人将光缆杆拖到地上,造成线路中断。后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赔偿经营者11万元。现在,贵州信息通信设施被盗事件已明显减少。以贵州移动为例,去年基站盗窃案件数量同比下降近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