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神经的功能都是事件处理。比如人工智能实现文档的自动处理,模拟生物反应,神经对各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本质上是事件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受人类大脑奥秘研究的启发,试图通过大量的处理单元(人工神经元、处理元件、电子元器件等)来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工程结构和工作机制。).在人工神经网络中,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知识和信息的存储由网络元素互连之间的分布式物理连接表示。网络的学习和识别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连接权值的动态演化过程。但是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包括现在发明创造的所有智能体,我对智能体的定义是所有模拟生物的物体和程序等)没有“自我”意识。我认为“自我”意识是创造真正的人工智能生物的基础。从生物诞生之日起,推动其进步进化的就是它的“自我”意识。人工智能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就无法区分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外界,更无法“感受”外界的变化,更谈不上“学习”和“适应”外界的变化。外界,我肯定地说: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智慧体,充其量只是一个处理问题的机器,仅此而已,根本不是一个生命体。“己”吸收“己”所需要的,排斥“己”所不需要的,从而得以发展。当然,有人说,如果需要“自我”意识来创造人工智能生命体,那么它的吸收和排斥规则不也需要人类来制定吗?制定出来的规矩不就死了吗?我觉得这个规则应该是在它的自我意识里,是可以变化的东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它进化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