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9月5日报道:每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时,运营商总会上演一场“校园大战”。正当竞争的手段也层出不穷,诽谤、打人,甚至瘫痪竞争对手的网络……今年,为“净化”校园市场,防止运营商作弊,工信部科技今年6月发了306号文——,要求运营商规范竞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306号文对部分地区的运营商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震慑作用,邮寄手机卡、与学校签订独家协议,甚至肉搏战层出不穷。校园市场的火药味依然浓重。“鼎丰”私寄手机卡“不得在准入通知中寄送手机用户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这一规定在第1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些地方运营商“顶风”给大学新生邮寄手机卡。据此前媒体报道,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湖北省十几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上都包含了手机卡。而今年,武汉体校的新生在录取通知书中拿到了两张手机卡,一张是移动的,一张是联通的。不仅是湖北,广东、江西、江苏等多地高校也在录取通知书中给新生发手机卡。当地一位运营商告诉记者。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运营商甚至假借学校名义向新生邮寄手机卡。8月28日,南京信息职业学院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近期中国移动以“南京信息职业学院通信服务站”名义向学院新生发放手机卡并进行伪造。手机18260069500,医院官方电话联系新生和家长。8月29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官网发布提醒,“请2011级新生和家长注意,切勿上当。””。签署独家协议,将对方封出校园。除了不能送手机卡外,工信部还在306号文中明确禁止运营商与学校签订独家协议,禁止或者限制竞争者进入校园开展电信业务宣传活动。然而,这一禁令仍然被一些当地运营商无视。徐杰(化名)是云南昆明兴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他们公司是一家电信代理公司,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拓展校园市场。“这几天我们走访了十几所高校,其中70%都与另一家运营商签订了排他性协议,学校不允许我们在校园内开展营销活动,”徐杰在签约时说。与竞争对手签订排他性协议中国高校中有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等。“8月24日、25日,我们本该在云南民族大学开展营销活动,但宣传人员不断被赶出去,”徐杰说。5月、6月,与部分高校签订独家协议。让徐杰气愤的是,一些高校不仅禁止其在校园内进行营销,还不允许学生参与其提供的兼职工作。“为什么运营商一再被禁止在大学校园里搞独家协议?他们今年还在垄断校园,还让我们的代理商生存下去?”徐杰说道。不过,江西某地的一位运营商告诉记者,他在校园营销方面被另一家竞争对手封杀。对方声称与学校签订了排他性协议。此人向记者发来了一段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拍摄的现场视频。8月24日上午,他们公司的营销人员来到学生宿舍楼门口,立即被竞争对手拦住,声称买断了校园内的手机卡销售权,并阻止了他们。从拍照。打斗斗殴上演武功十足。过去几年,屡屡爆出各家运营商的营销人员为了争夺学生用户,不仅动了嘴还动了手。今年,也出现了这种现象。8月28日上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火车南站广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齐聚一堂,支起帐篷迎接新生。但没过多久,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现场营销人员发生了争执,打了起来。“双方争抢接生名额,”当时在场的李雪飞告诉记者。据李雪飞介绍,这场“暴力冲突”只持续了几分钟,随后铁路民警出面制止,过程中没有人员受伤。双方沟通后,没有再发生冲突。”他说。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李雪飞介绍,动手事件平息后,一名管理负责人在火车站来到电信展台,要求电信公司停止宣传业务。当天中午,事情有了进一步的变化。火车站要求所有在车站接送新生的经营者和相关设施撤离。“三名干员终于撤离了。”而在江西某高校,也曾曝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校园营销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双方人员也为此打了一场口水战。一方指责对方伤人,另一方指责对方校园垄断。“应对方高层的要求,我们已经删除了对方围攻我们员工的视频和图片,”其中一名员工表示,但他拒绝透露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