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上海新楼盘基本实现光纤到户 价格战拖累老小区

时间:2023-03-15 00:05:58 科技观察

上海新建楼盘基本实现光纤到户。价格战拖累老小区。按照标准,所有新建小区都将采用光纤到户建设,并且必须满足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信服务运营商的要求。事实上,在上海,早在一年半前就已经实施了类似的地方标准,光纤到户在新建小区已经是标配。《IT时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既有住宅区和新建商厦将成为光纤共建共享的重点,但各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战阻碍了这一行程。光纤到户是新社区的标准配置。2012年,王女士搬进了松江的新家。“买房的时候,我特地问过小区能不能提供光纤,开发商保证不会有问题。”王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搬进新家后,她赶紧到中国电信当地营业厅办理了光纤宽带。做出了选择。“今年年初,在社区的论坛上,看到有人说可以用联通的宽带,也是光纤,价格比电信低。”截至2012年底,上海使用光纤的家庭有1万户,占全市家庭宽带用户的45%。上海光纤到户总覆盖率已超过660万户,光纤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市城区。光纤入户平均上网带宽超过16M,城市家庭宽带用户平均上网带宽超过8M。上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光网之城”。上海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这一切都源于2011年,上海将“推进光纤到户建设”提到了很高的位置。2011年8月1日,上海版《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实施,将FTTH纳入新建住宅验收范围,明确规定在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验收、安全等方面和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到底。参与该规范制定的上海交管局人士告诉记者,与工信部颁布的标准相比,上海版规范更加严格,尤其是明确规定了建设开发商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补偿的需要。向运营商支付相关配套设施费用,“同时规定,各类通信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通信、施工资质。”“可以说,2011年8月以后的新建小区100%实现了宽带共建共享,95%以上的城区实现了光纤到户。”这位人士认为,如此高的执行效率来自于制度。据他介绍,新小区投入使用前,房地产开发商必须通过水、电、煤、有线电视、通讯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验收,方可通过房屋验收。安全和住房管理局。“这样一来,开发商就必须遵守规范。”老旧小区改造打价格战4月1日在全国实施的光纤入户国家标准目前只针对新建住宅,对既有住宅和商住楼没有限制作用。如今,上海的地方标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消息是,2013年,上海将重点推进现有社区光纤到户建设的“共建共享”以及新建商厦光纤入户建设,部分小区成为首批试点。三期项目的接入目前由两家运营商提供,其中一家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与另一家运营商进行协商,为用户提供服务。新湖明珠城点对点接入,共建共享。上海经过几年的“城市光网”建设,无论是新建小区还是现有小区,单一运营商的光纤到户建设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实现共建共享,让用户拥有自主选择运营商的权利。2012年,上海市交通管理局发布《上海市既有住宅小区通信网络设施开放管理的意见》(简称24号文),为现有小区光纤建设共建共享提供依据,后进者缴纳不低于为早期进入者铺设光纤和维护。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上述交管局人士表示,实现共建共享的前提是“不打价格战”,但后进者往往利用前者的资源进入,而不是执行之前备案的价格。交管局,他们用低价抢占先行者市场。这使得首批进入者在未来的谈判中很难同意共建共享。财产仍然是绊脚石。家住闵行的高先生遇到了不一样的情况。他所在的小区是2008年建的,2011年申请电信光纤时,得到的答复是光纤已经接入小区门口,但物业公司无法接入小区不会允许的。高先生去物管公司询问时,物管公司百般推脱。经过一年的反复折腾,高先生终于如愿将光纤接入家中。2011年,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本市“光纤到户”工程物业服务企业收费行为的通知》。查处合同以外开具发票、不开具发票收取费用等行为。不过,经营者告诉记者,这一通知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据《IT时报》记者了解,老旧小区物业阻止运营商携带光纤进小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几万元的也不少见,收了钱他们也不给你任何发票或收据。有的物业还提出分成,就是用户交的费用每个月都要拿走一些固定的比例,你不同意,也不可能让你进去建设。记者的手记要求对老问题有新的解决办法。采访中发现,上海版光纤施工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还是不错的。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上海的新建楼宇,在施工验收阶段,基本可以保证光纤到户。2013年是上海实施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从目前情况看,原计划到2013年底完成650万户“光纤到户”建设改造,基本覆盖城镇化地区。年完成。实际用户规模和光纤到户覆盖率均居全国首位。在此背景下,解决既有住宅区和商业楼宇的困境需要更有针对性和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