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才结构矛盾等问题正在成为困扰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难题。为解决用工问题,一些制造企业开始发力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解决用工短缺和成本上升等问题。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在仪器仪表制造行业,威胜集团、川仪股份、汇众股份等企业也在建设智能工厂,推动产线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引入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协作机器人,实现人机协作、自动化和柔性装配、流程间物流的自动转移等。机器人自动化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家常便饭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克服恶劣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保障工人的安全,还可以帮助工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自由度的机器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动力和控制能力,自动完成工作,实现各种功能。它们由三大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传感部分是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工业机器人需要传感器提供必要的信息,才能正确执行相关操作。可以说,没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就像废铁一样无法工作……那么,一个工作顺畅的工业机器人会用到哪些传感器呢?传感器系统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采集信息的位置,传感器一般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类型。内部传感器是完成机器人运动控制所必需的传感器,如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用于采集机器人内部信息,是机器人不可或缺的基础部件;外部传感器检测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外部物体的状态或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与外部对象的关系。常用的外部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限位传感器。传统工业机器人仅利用内部传感器对机器人运动、位置和姿态进行精确控制。现代工业机器人采用外部传感器,使机器人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化程度。可以说,传感器赋予了工业机器人新鲜的“生命”。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7.3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感器的需求会更大,也会衍生出更多新型传感器,这为众多传感器企业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一份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市场将以2020年约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