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国家再提区块链标准,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时间:2023-03-14 18:27:46 科技观察

近年来,区块链概念也受到了资本的关注,被视为又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专家认为,区块链行业要想更好更快地释放发展潜力,需要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区块链就像上个世纪才刚刚起步的互联网,标准体系的建设还比较滞后,市场应用和推广似乎比较困难,有了标准,区块链才能行稳致远。”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区块链企业1400多家,区块链产业园区40多个,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那么,近年来,我国在区块链标准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区块链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制定区块链标准的国家。的国家之一。早在2016年,我国就开始探索制定区块链标准。据工信部消息,2019年,我国区块链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区块链与分布式计算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获批成立。先后发布了多项团体标准、一项国家标准、近十项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组织的国际标准工作,主导制定区块链参考架构等国际标准。2020年,我国首个政务领域区块链建设标准《浦东新区政务区块链建设规范》正式发布,填补了区块链标准在政务服务和政务管理方面的空白。2021年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布《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龙头企业,打造3-5家区块链。连锁产业发展集聚区。区块链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年11月16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方案提出,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通过加强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块链服务和赋能能力,更好发挥区块链基础设施作用和功能,为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提供基础。为创新提供动力。2022年4月10日,《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到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加强标准验证、实施和监督,完善现代流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储能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区块链标准建设面临的挑战我国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总体来说,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行业对区块链的理解和需求不同。在制定区块链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个体自相残杀”,难以统一。问题在于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和重叠,不利于提高效率或后期推广。二是部分区块链标准制定单位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制定的标准体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可能难以广泛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监管机构和权威单位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指导和统筹,推动我国区块链标准的发展。三是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不掌握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真正的影响力。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区块链标准的建设,以及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成熟,标准体系的完善将水到渠成,更多的成果也必将落到实处。未来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