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60年,一个失去软件时代的国度!

时间:2023-03-14 14:03:27 科技观察

新年伊始,疫情时代谷歌日本初创公司负责人蒂姆发表了一篇名为《日本软件业被遗忘的错误》的文章,涵盖了日本约150年的发展史,围绕日本的进展缓慢本书中的软件产业反映了日本软件产业发展的得失。虽然不够详细,但上下文清晰且鼓舞人心。60年代之前申科的故事在此略去,主要从软件商业模式变革的角度进行分析。时代有好有坏,开发者有起有落,但打破游戏规则的只有创新者。希望对你有所启发。1.早期:好的软件是一种浪费正如财阀定义了日本明治时代的经济奇迹,经团也将定义日本战后扩张的经济奇迹。今天,在日本的经济扩张过程中,有六个主要经济集团和几十个次要经济集团尽可能地将其业务保留在经济大家庭中。项目资金基本由经团银行提供,材料和技术也由经团商社引进,最终产品在对应的经团品牌工厂进行组装。支持所有这些旗舰品牌的是数以万计的非常小的独家制造商,它们构成了东京和日本经济的大部分供应链。除了本田、索尼等极少数真正的创业公司外,2000年前后知名的日系品牌都是经团品牌。大公司从不缺席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企业集团开始创新、颠覆和主导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行业;从汽车、照相机、机械零件、钢铁、半导体、手表到家用电器,日本的企业集团简直就是改写了规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富士通、NEC和日立等公司在60年代和70年代从未积极挑战IBM和Univac的全球主导地位,但它们在微型计算机和大型办公系统方面做得相当好。但是,在这个软件时代,买卖软件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60年代和70年代,软件是为特定的、非常昂贵的硬件编写的,软件需求是作为整体购买合同的一部分进行协商的。软件不再被视为一种产品,而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服务,类似于集成、培训以及持续的支持和维护。它通常按时间和材料出售,有时只是免费添加以增加交易的吸引力。真正的利润是在硬件上产生的。此时的软件(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全球)都是为满足规范而编写的。无论是创意、创新、易于使用、优雅与否,都必须符合规格。乍一看,当时的目标,就像今天的许多系统集成项目一样,是构建一个足够好的软件,让客户签字确认它已经完成。顾名思义,满足客户规格的软件就是好软件。产品卖了,合同签了,附加软件对乙方来说只是蹩脚的服务。在当今时代,试图构建出色的软件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浪费。2、PC时代:绑架在国内集成商的“软肋”。20世纪80年代后期,PC革命来临时,日本业界毫无准备。之所以没有继续跟进,倒不是因为缺少外界优秀的软件。培养人才的原因。蒂姆将原因归因于日本的新经济结构,尤其是经济改革。这就涉及到一个新旧产业应该先发展的问题。当时,日本解决问题的语境发生了变化:个人电脑作为一个新市场,是颠覆性的东西。当然,核心技术和硬件是前一个时代的直接延续,但在软件方面,这个新市场是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来说,个人计算机市场围绕着少数标准化操作系统和硬件架构迅速融合。Keiretsu(日式企业组织)在这个硬件市场做得很好,制造了一些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机器,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但软件今非昔比——非标准或“拆封”软件市场(拆封合同是计算机软件交易的主要形式,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合同形式)是新事物.它的首要要求是让客户满意并在他们做之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这是一个挑战。但上个时代的企业仍在积极寻求PC上的创新,而不是软件开发。对日本来说,1980年代是定义和引领新的全球产业的机会,也是公司从头开始建立软件产业的机会。但日本放弃了后者。作为当时的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经济大繁荣的时代,甚至有经济学家预测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在十年内超过美国。因此,放弃软件市场成为默认选项。拥有如此有利可图且受到良好保护的市场,当时最好的经济策略是“贪婪算法”——专注于容易赚钱的地方,而不是在不确定的新兴全球市场上进行高风险和昂贵的赌注.每个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科技公司,他们开始销售PC和软件,其中一些面向消费者,但大笔资金来自企业销售。由于企业主更愿意将企业留在家族中,因此这些科技公司通过向其集团内的专属客户销售产品来发展壮大并从中获利。就像以前一样,他们从集成和定制中获利。虽然大型系统集成公司或“SI”是强大的参与者,但日本软件公司从未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过,也从未相互竞争过。日本错过了发展全球相关PC软件产业的机会!3、进入90年代:重复也意味着80、90年代的停滞,日本的软件产业依然与大型机领域的情况类似。软件必须足够好才能让客户签约,而且由于软件公司基本上高度依赖企业集团,没有能力寻求外部支持,所以当时对软件水平要求的门槛极低。但只要经济繁荣,就没有人介意花大价钱把所有工作都留在内部,所有这些小软件错误总能在项目的“第二阶段”得到修复。软件开发是一个“复选框”练习。一旦客户提出要求并签署了合同,您就可以实施一项功能。这不仅让日本错失了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也标志着日本整个产业创新开始崩溃。未来30年,软件将成为创新和效率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外包的做法导致创新的终结——他们通常将IT战略外包给单一的集成商,将自己束缚在单一的锚点上。可怕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每个行业都越来越落后于技术曲线。日本仍未从中恢复过来。即使在今天,大多数企业系统仍落后于其全球竞争对手数十年。不过,眼下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希望让日本发生质的飞跃。4.互联网泡沫中的日本开发人员那么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做软件开发人员是什么感觉呢?很凄凉。软件开发被认为是一项相当低技能的工作。它的薪水不高,被视为文书工作。在外人看来,这项工作只是在写一个软件,软件的内容与上周外出喝酒时销售员向客户承诺的内容非常相似。拥有文学、商业或法律等不同学位的新员工在软件开发职位上轮换几年,让他们了解公司不同部门的工作方式。那时候,软件开发没有真正的职业道路。也许你可以进入项目管理或销售,但如果你在30岁时仍在编写代码,人们会怀疑你是否有问题。当然,当时日本也有一些伟大的,甚至是有远见的软件开发者。我认识其中一些人,他们是想生产计算机来做新事物的人。那些看到技术如何颠覆其他行业的人,以及热衷于制作令用户满意的软件的开发人员。80年代和90年代有很多这样的开发人员。他们同样悲惨。有趣的是,人们对硬件工程师的看法截然不同。硬件工程师在日本当时和现在都受到高度尊重。工程师是丰田、三菱和索尼等公司中最受尊敬的人。因此,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硬件创新以惊人的速度持续进行也许不足为奇。随身听、任天堂游戏机等产品在全球取得成功,国内市场充斥着电子日记本、词典和记事本,远远领先于西方市场。少不了的当然是i-MODE。在BlackBerry出现多年之前,以及iPhone出现近十年之前,日本消费者已经在收发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了。但这个词的其他部分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世界其他地区正在从专用硬件转向在标准硬件平台上运行的创新软件。正如马克安德森后来指出的那样,“软件正在吞噬世界”。随着互联网泡沫开始膨胀,日本意识到他们需要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由于没有真正重视软件开发人员的软件行业,公司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最优秀的人才往往得不到认可并被困在组织结构图的较低层级。未来上行通道不多。由于软件工程不是一个受人尊敬或有利可图的职业,因此很少有学生选择从事它。当然,有些人选择这样做,但这些人就是喜欢编程。虽然这是个人追求,这很好,而且你可能会成功,但前景渺茫。5.“失去的十年”:1990年代常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首先,对于日式企业来说,现在肯定不是好时机。他们的权力不仅在继续减弱,而且对他们交叉持股和财务的审查也在增加,整个经济体中的一些银行合并意味着一切照旧的做法已经结束。其次,过去几十年,日本一直专注于出口国产产品,但现在,不仅国内市场受到更多关注,日本产业也开始将生产从日本转移到更便宜的海外市场。这被视为对数以千计的母婴制造商的背叛,他们一生(有时是几代人)都是单一企业供应链中高度整合和专业化的一部分,现在突然发现自己被切断了。当利润上升而劳动力稀缺时,企业集团承诺终生雇佣和可预测的晋升是有道理的,但现在面临不断增加的损失,日本企业开始收回所有这些含蓄的承诺。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震惊。这违反了将一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契约。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十年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度过的十年。在Tim看来,增长放缓令人难以置信的痛苦,但它们是绝对必要的,为即将到来的“创业创新”浪潮奠定基础,并最终给予日本软件开发者应有的尊重。1990年代,当外国软件公司开始涌入日本时,日本国内的软件业几乎无法与之抗衡。19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繁荣是日本第一波风险投资的颠覆性创新,但那不是日本软件开发商步入聚光灯下的时候。那个时代大多数成功的创始人都是人脉广博或极其落魄的商人。软件开发人员的普遍看法几乎没有改变。他们不是那种您可以信任来经营公司的人。蒂姆在日本的第一家初创公司是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成立的,当时他作为一名技术创始人比作为一名外国创始人更不寻常。当然,互联网泡沫是在日本创办软件公司的绝佳时机。你几乎可以给你认识的任何有才华的开发人员打电话,让他??们知道他们将从事重要的工作,他们将对产品开发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他们将加入一个关心的团队代码质量,他们的技能将受到尊重。6.日本软件开发商的胜利Tim认为,2010年是日本软件开发商终于开始走上聚光灯下的一年。两个触发因素导致了这一发展。一是云计算的出现,二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虽然这两个因素都属于技术发展的范畴,但导致日本软件开发商崛起的并不是技术本身。云计算大大减少了启动初创公司所需的资金和时间。要知道,在倒退十年的互联网时代,开一家互联网公司需要购买成排的服务器,并付钱给系统管理员来维持它们的运行,但是有了云计算,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突然之间,一个配置齐全、很好-以每分钟几美分的价格提供维护、安全的服务——随用随付。由此产生的收益让软件从业者受宠若惊:突然间,日本软件开发人员不需要向风险投资公司解释他们的想法,也不需要绞尽脑汁说服他们他们的产品可以销售。他们可以制造东西,让用户使用它们,然后开始为产品付费。而这正是他们擅长的。另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2007年iPhone推出,一年后Android推出。在蒂姆看来,这不仅是因为技术,还因为它改变了软件的商业模式。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变按时长计费为按下载量计费),日本的i-MODE刚问世时比西方国家早了好几年。-MODE发布了该应用程序,但需要与电信公司就菜单列表中为数不多的令人垂涎的位置之一进行长时间的谈判。同时,智能手机生态系统是不同的。任何可以开发质量合理的应用程序的人都可以部署和销售它。无商业关系,无排他性谈判,无收入承诺。7.软件友好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有才华的开发人员意识到创业是多么容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公司而不是传统等级制公司中“不起眼”的公司。职业”道路。这与硅谷的巨大魅力相结合,改变了日本软件开发人员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重视和尊重。与互联网时代不同,初创公司和公司仍在积极竞争招聘和留住人才有才华的候选人,即使程序员的数量激增。同样值得庆幸的是,人们更多地谈论代码质量。当然,这种态度的转变不仅限于开发人员。随着以前的“终身实施”和“安全网到担保促销”被取消后,人们变得不那么规避风险,而是更加创新。想要逃离企业世界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劳动力核心、灵活的企业家以及一些小型供应链公司,开始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将近九年前,Tim还在一个专栏上和创新者聊过,一起关注当时创业生态的发展8.2023年,看Ja的未来窗格软件。15年来,日本有很多事情要做却“完美”错过。日本的软件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置身于全球PC和网络革命之外之后,一直在弥补失去的时间和创业空间。日本在某些领域正在发展具有竞争力的软件市场,但平均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我们在2023年初一起讨论时,日本软件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首先,日本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系统集成商的实力将继续下降,但不会消失。他们的客户锁定正在迅速消失,B2BSaaS软件初创公司使日本企业能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跨越到现代IT系统,以维护其SI运行的遗留系统。然而,好的集成商,更具前瞻性的系统集成商,已经在尝试重塑自我。总之,集成商决定客户IT战略的时代即将结束。这对日本软件、日本创业公司乃至日本整体竞争力来说都是好事。其次,创业在国家层面得到了优先考虑,优质软件和软件创业公司在日本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事实上,去年日本最大的商业联合会Keidanren呼吁其成员公司大幅增加风险投资和合作伙伴关系。该组织是日本战后经济扩张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之一。有一个值得延伸的“技术墙”问题。尽管蒂姆并不认为这有那么重要。例如,日本制造的微型计算机也支持双字节操作系统,但在单字节市场上卖得很好。双字节操作系统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保护国内产业,但从长远来看,软件产业的发展不会被技术墙所阻碍。对于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来说,是否还会有新的奇迹,只有时间才能知道答案。9.后记虽然,我们今天还在抱怨日本是个“软件大萧条”。但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在老市场火爆的时候,对新市场、新模式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再比如,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一个领域如何把握自主制造与全球市场的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个“技术墙”?再比如,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日本软件为何能以卑微的地位实现逆袭?日本开发者在《迷失的十年》中的挣扎与突围、焦虑与抉择,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参考内容:TheforgottenmistakethatkilledJapan'ssoftwareindustry-DisruptingJapan,https://www.disruptingjapan.com/the-forgotten-mistake-that-killed-japans-software-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