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Cloud3.0的三大挑战

时间:2023-03-14 09:37:29 科技观察

【.com快译】Cloud1.0侧重于基于虚拟化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Cloud2.0引入了云原生服务,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可扩展的中间件服务以及基于容器化等概念的开发。云的下一站在哪里?我认为,Cloud3.0将专注于任何地方的大规模计算——想象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从云端到边缘完全分布,驻留在多个位置,永不消亡。为什么去中心化很重要?如今,AWS、Azure和GCP等公共云大多是集中式的。虽然公共云有多个区域,但每个区域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数据中心。托管在此类区域中的应用程序将以典型的客户端服务请求/响应方式为远程客户端提供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在边缘产生,由于“数据引力”,计算自然会向数据所在的位置靠拢。5G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但无法解决边缘处理需求。例如,如果一家零售店要拍摄顾客的照片进行图像识别以推送一些促销信息到顾客的手机上,最好在本地商店处理图像,而不是通过将图像发送到集中的云区域。无线局域网。还有一些需要更多本地用户交互的使用场景,比如AR/VR。分散式云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参与者可以在需要时互相提供资源。资源孤岛可以被打破,这样世界就会看到基础设施过度配置的情况大大减少。我们已经看到公共云提供商将其运营扩展到边缘。这些跨多个云和数据中心的位置和投资为真正的全球对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存在点基础。差距和挑战虽然“Cloud3.0”可能是一个自然的进程,但我们才刚刚开始解决企业如果想采用Cloud3.0需要解决的问题:1.安全和控制是首要考虑因素。这类似于早期私有云与公共云的争论。企业已经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来拥抱公共云。云提供商需要证明他们在安全性、运营效率以及工作负载和网络的隔离方面做得更好。即便如此,企业还是会采用混合云或多云。没有人愿意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些云更适合某些工作负载。企业将难以接受完全去中心化的全球“公共”云,特别是如果他们的工作负载将在不可见的不受信任的计算环境中运行。由于一切都是分布式的,网络和数据的物理隔离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才能转向逻辑隔离。企业将青睐专用的“私有”去中心化云,即覆盖现有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系统,使用他们自己的公共云帐户和本地基础设施进行控制和信任。2.要求应用程序重写会减慢采用速度。早期的去中心化计算平台要求开发人员使用专有编程语言或PaaS服务来创建可在其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例如,提供FaaS产品的CDN提供商、Ethereum及其类似Javascript的编程语言Solidity,或Synadia及其去中心化NATS消息总线服务。为了充分利用平台并隐藏幕后的一些互连,可能需要这样做。然而,这阻碍了采用——重写应用程序不仅是一项大投资,而且企业选择赢家的风险很高。这让我想起了200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于云计算的观点》的预测。它描述了两种相互竞争的云方法:基础设施即服务(例如AWSEC2)和平台即服务(例如GoogleAppEngine)。该论文预测PaaS将会腾飞,因为它将隐藏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并提供一个简单的编程接口来使用服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于无服务器计算的观点》在2019年发表时,作者承认:“市场终于接受了亚马逊的云计算低级虚拟机方法,因此谷歌、微软和其他云公司提供了类似的接口。在我们看来,低级虚拟机machinesuccess主要原因是在云计算初期,用户希望在云端重建和本地计算机一样的计算环境,简化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的过程,实际需求应该放在写作上纯粹针对云的新程序,如果不知道云会有多成功,那就更是如此。”今天,AWS同时提供IaaS和PaaS服务。两者都很重要,但首先采用IaaS是因为首先更好地了解如何使用它。成功迁移到Cloud3.0将基于今天熟悉的开发工具和容器和Kubernetes等平台,但采用多云和多集群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开发更多去中心化服务和平台。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去中心化云也不是一天建成的。采用和迁移到去中心化云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这将是一个过程。此外,服务仍将驻留在本地或公共云上,因此与它们合作很重要。当迁移到去中心化云时,站点-to-siteVPN/VPCpeering在第2层或第3层不再可行。大多数服务访问控制将不得不迁移到应用程序服务级别的第7层。服务网格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将扩展到其他集群一个d与现有遗留服务互连。让一切无缝运行需要计算平台协调和放置额外的服务网格网关来自动化服务可访问性控制。虽然完全去中心化的普适计算平台的概念很有趣,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将看到新用例和实现的更多发展。原标题:云3.0的三大挑战,作者:Tenry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