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不仅是网络,5G体验提升还需加强端网协同

时间:2023-03-14 00:59:13 科技观察

被寄予厚望的5G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从1G空白到5G全面领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终于跑在了世界前列。但随着商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围绕5G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中就包括对用户体验的诟病。C114就此请教了一些业内专家,这里就说一下。首先,5G仍处于发展初期,任何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十代移动通信而言,每一代的前几年都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无论是经验上的不足,还是技术、成本上的挑战,都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与已经取得的成绩相比,都不是遮遮掩掩的。更重要的是,5G作为使能全社会、全行业数字化的关键使能技术,正在成为各国争相抢滩的前沿阵地。我们应该对5G的表现给予更多的战略耐心和信心。单就5G体验而言,未能达到部分用户的预期,不应仅归咎于网络。5G性能优势的发挥,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其中,手机等终端作为离消费者最近的纽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用户体验。影响5G体验的典型问题,如掉话、低速率、业务时延长等,很大程度上与终端兼容性和射频性能有关。众所周知,独立(SA)网络的性能明显优于非独立(NSA)网络。不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云侧平台最新发布的实测数据显示,目前5G终端SA连接率较低。这是由于手机兼容性。一种情况是NSA单模手机不支持SA网络。另一种情况是手机硬件支持SA但系统版本没有更新;二是不同的终端品牌在手机设置上也存在差异,比如优先使用NSA网络的默认设置。据专家介绍,5G的带宽是4G的数倍,对基带芯片、天线等元器件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都给终端带来了更大的挑战。5G率先实现终端和网络同时商用移动通信具有代际性,使得终端对5G的支持可能会略逊于发展了十几年的4G,影响用户的5G体验。比如有的终端连上Wi-Fi后就断开5G,有的终端过热会断5G,有的终端在没有服务的时候会断5G,有的终端语音后无法返回5G已结束,部分终端开启SA5G后无法接入,部分终端收发性能差,信号弱等。各地运营商实测数据显示,市场主流5G终端性能差异明显。部分机型SA寻呼成功率低于90%;部分机型SA无线掉线率大于5%;高于0.5%。终端电池寿命也是如此。以基带芯片DSP数量为例,4G时代有3个,5GSA有8个,NSA有3+8个。目前,开启5G基站省电功能后,文字业务的省电提升了50%,视频业务的省电提升了18%。但是,终端本身的功耗终究是需要提升的。然而,某海外知名终端品牌最新旗舰机的射频性能(信号强度)和关键数据业务指标均低于其他终端,这让5G体验更加堪忧。此外,要让用户充分体验5G与4G的不同,优秀的应用和内容必不可少。但5G应用产业链相对复杂,生态尚未完全形成,在与网络和终端的匹配上存在一定的断点。韩国运营商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得益于他们在应用方面的巨大投入和创新,截至今年1月底,韩国5G用户数达到1287万,月增幅在1月份首次突破百万。考虑到我国有5200万人口,5G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立足于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顶级运营商和通信厂商、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和行业信息化应用基础,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拥有5G发展的最佳土壤。“单独做的人很难,但合作的人很容易。”相信在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我国5G发展会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