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领英告诉你:职场与AI到底有多远?已经有65%的职场人认为“AI对现在的工作产生了影响”,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甚至上升到了70%甚至更多。在过去的一年里,职场人士对AI的关注度越来越高,AI话题的文章分享增长率是一般LinkedIn平台的10倍。从追随者的行列来看,所谓的“职场老手”对AI的关注程度远高于一般水平,而新人在这方面则略显弱势。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关注AI。如果从过去一年LinkedIn平台上互动率最高的500篇文章中寻找线索,经过语义分析,可以找到互动率最高的八篇文章,如《AI是怎样重新定义管理的》、《有哪些工作是AI可以重新创造的,哪些工作会被取代》等,很明显,职场人对AI内容的关注程度主要集中在与其专业工作领域相关的自我提升上。正如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沉传彦所说,面对新技术的冲击,专业人士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开放敏捷的态度拥抱机遇。高频率关注下,职场人鱼龙混杂,“AI将严重威胁并可能取代他们的工作岗位”的论断一时间被广泛讨论。抛开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的非黑即白的判断,我们可以看一些数据。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16年的报告,46%的公司员工计划使用智能助手,60%计划使用机器学习,72%计划使用AI进行业务数据分析。现实中,借助AI,职场工作者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过滤、分析能力;不仅如此,通过“人机对等”,职场工作者将能够实时分析AI。更多数据可以转化为更有效、更具创造性和高度预测性的决策和行动。可见,AI确实可以赋能劳动者新的生产力,告别重复性工作。在认知时代,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已经显现,通信、金融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人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人工智能早已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话题,也逐渐开始对传统行业的“非IT部门”产生影响。产品开发和管理、工程、研究和其他工作职能正在引领“非技术”行业的转型。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拥有AI技能的LinkedIn用户中,有32%从事“非技术”行业,其中通信、物流、交通、金融、保险等行业成为“非技术”行业的先行者在转型中。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诞生于科技行业,但非科技行业的变化在哪里?如果我们对人工智能技能的渗透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信、金融等被定义为先锋行业,而传统的能源、媒体、医疗保健、制造和专业服务都在被人工智能改造,而建筑业、零售业等行业还比较落后。如果我们分别比较这些行业的具体职能,我们会发现一些与产品开发和研发相关的技能在前端,而中间的一些技能,如营销、财务、咨询等正在受到影响,有还有一些行业仍处于观望状态。LinkedIn中国区技术副总裁王迪表示:“我们发现,原本掌握在数据分析师、专业工程师、学术研究人员手中的AI认知红利逐渐向非技术领域扩散。未来,我们不仅会看到凶猛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人也会看到就业技能的深刻创新。实力,为人工智能领域吸引和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领提供了支撑。”由此看来,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造成大规模失业,不能简单地推导出“AI打败聪明人”。从“大脑”这方面考虑,其实更多的是依赖于人工智能对个人发展和行业进步带来的推动和提升。【原创稿件,合作网站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为.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