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买断还是认购?为了AppStore的未来,苹果操碎了心

时间:2023-03-12 12:41:43 科技观察

以前在AppStore购买应用时,我需要考虑的只是这个应用是否物有所值。20元左右的游戏和1元左右的应用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后来很多应用不再提供买断,而是转为订阅,比如写作软件Ulysses和日记应用DayOne。于是我开始犯难了。这个软件值得每年为它付费吗?苹果在AppStore加入订阅模式,不仅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也是为了打破独立应用的天花板。根据BusinessInsider最近的一份报告,Apple在2017年4月邀请了一群独立开发者参加秘密会议,要求他们支持最新的订阅模式。此前,AppStore的主要支付方式是一次性买断和应用内购买。订阅模式的加入不仅仅是增加支付方式那么简单,它对苹果自身、对开发者、对用户都有不同的改变。联想到iOS11之后AppStore界面的巨大变化,你或许就能明白苹果这样做的意义所在。Apple为何推出订阅模式?AppStore的诞生让无数开发者受益。他们的产品有展示的平台,可以通过iPhone的销量接触到更多的用户。因此,市场竞争变得激烈,除了免费应用,付费应用的平均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这对用户来说是件好事,选择更多,成本更低。对于一些开发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整个生态在成长,用户数量在增加。那些面向大众的服务型产品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不需要靠卖app来赚钱,只要用户多了,就很容易赚钱,所以激烈的竞争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另一部分开发者压力很大,尤其是一些工具类应用。用户一次性买断,交易结束,开发者需要持续维护和更新应用。如果不能持续发现新用户,开发者就很难有资金和动力去支持更新。其实这也是所有软件都要做社交的原因。他们需要更多的利润点。只有有了用户粘性,才有更多的盈利可能。应用商店需要工具类应用,用户需要工具类应用,但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优质应用难以生存。这有点像独立游戏,制作周期长,回本机会少,主要是用户花钱买断。游戏行业的做法是推出DLC和道具购买,但这两种方式都不能用在工具类应用中。如果Apple不能推动开发者制作和维护高质量的应用程序,整个生态系统将慢慢衰落。于是苹果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订阅模式:让玩家持续付费,开发者持续提供服务。对于AppStore的未来,苹果可谓是操碎了心。苹果在AppStore的分成是30%,开发者只能拿到剩下的70%。为了鼓励开发者转向订阅模式,苹果改变了一项政策:用户订阅后12个月内,苹果抽成30%,但如果用户在一年后继续订阅,苹果抽成降至15%。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iOS11之后,AppStore进行了一次大改版。首页将编辑推荐的内容突出显示,并以卡片的形式展示,以更直接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因此,许多小众的独立应用获得了大量曝光,下载量急剧增加。苹果还在申请页面突出显示订阅选项,并提供免费试用。这些动作是向用户推荐优质应用和引导订阅。当然,苹果还有一点做的不够好,就是默认自动续订,把取消订阅的入口隐藏的很深。苹果在支付宝推出了大量AppleMusic试用资格,很多人过期后忘记取消订阅,导致自动续费。还有不少APP故意引诱用户点击试用,结束后“骗”订阅。如果要查看和取消订阅,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设置-点击顶部名称-iTunesStore和AppStore-点击AppleID-查看AppleID-订阅,即可查看和取消当前订阅物品。挑战更大,天花板更高订阅模式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对于开发者来说,有持续的收入,可以做出更好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有更好的服务,而且大部分订阅比买断更实惠,主动权也掌握在用户手中;对于苹果来说,整个生态发展良好,收入增加。当然,这种方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开发者需要想出更多更好的服务来将普通用户转化为订阅者。如果转型做得不好,很可能会带来用户的流失。以苹果生态中知名的写作软件Ulysses为例。它从25美元的价格变成了5美元的包月服务,这招来了很多投诉,尤其是之前付费的老用户。”。Ulysses圈了一波粉丝,也把很多原有用户送到了竞争对手阵营。订阅模式打破了开发者的天花板,包括收入和产品,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应用。从苹果对AppStore界面的改版可以看出,苹果主要是想推动独立应用的创新,但实际情况是,订阅模式更利于大型应用,尤其是视频服务,比如国外Netflix和HBO,还有国内的腾讯视频、优酷等。如果一个独立的应用想要转型为订阅,或者一个新的应用想要推出订阅模式,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付出越多,回报越多,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订阅模式是鼓励开发者多付费,让用户多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