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张小龙说#微信会推出自己的输入法#,微信的人工智能团队会做这件事。我知道腾讯内部有很多这样的人工智能团队。它们不专门服务于某个App,而是作为一个中间件独立存在。当腾讯内部产品需要提供支持时,他们像“施工队”一样去“安装”自研功能。在众多团队中,最著名的是优图和微信AI。前者侧重于图像处理和识别。案例就是刷爆朋友圈拍照换衣服的几个app。以及,微视中的各种图形应用。微信AI做的比较复杂,从解决低分辨率二维码识别,到识别假新闻,图片搜索。早年,他甚至参与开发了自己的增强现实框架。而这次张小龙说要开发微信的输入法,就是这个团队。当然,从技术储备的角度,开发一个输入法应该问题不大。输入法的核心就是算法,尤其是现在各大输入法公司都优化了AI算法,正好是他们做的,所以多了一层加分。但这次微信突然宣布要做输入法,难道只是担心用户隐私泄露?多年前,雷总有幸参与了百度手机输入法的推广,还在海报中为他们写下了slogan。在这个过程中,他和他们就手机输入法的方向进行了一些交流。手机输入法作为一个可以跨平台使用、使用频繁的程序,聚合了流量,是一个很好的流量入口(搜狗输入法总裁王小川的三级火箭概念也是基于此)。不过,与流量聚合能力相比,随着AI技术的发展,输入法还被赋予了另一项强大的应用功能——精准刻画用户画像。不仅如此,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还可以实现更加细分和垂直的用户特征。换言之,通过你在不同时间段在各种APP中输入内容的特征,你可以准确了解你在不同时间段的特征,从而帮助你在打字时“预测下一个词”,甚至匹配你内容的图片此时。你知道我的意思?输入法,尤其是智能输入法,比你想象的更懂你。作为同样以广告为生,转型为算法弱的内容推荐的微信,怎能抗拒让对手“看穿我”和我的用户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开战前,最重要的就是斩断对方安插在你家中的“间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