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AI人工智能相当于医生?

时间:2023-03-11 22:14:38 科技观察

自2016年3月以来,一款名为AlphaGo(阿尔法狗)的机器人因先后击败围棋名将李世石和柯洁而名声大噪。2017年,一个名为AlphaZero(AlphaYuan)的机器人只训练了3天,就以100:0的差距战胜了AlphaGo。“人工智能”这个人类耳熟能详的名词再次走红,并入选201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人工智能就取得了突破,进入了发展热潮,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令人惊叹”。一些人工智能技术甚至可以识别癌症等疾病,准确率高达96%。那么,AI人工智能能否完全取代医生呢?当然不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疾病识别,让计算机深入“学习”专家医生的医学知识,模拟医生的思维和诊断推理,从而给出诊断识别和治疗方案。人工智能需要收集和分析海量的有效数据,并通过不断的深度学习训练,使其掌握一定的辨别能力。获得疾病识别思维和技能的基础仍然是专家医生。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每个患者都有个体差异。医生需要通过专业知识和大脑思维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人工智能系统仅作为辅助识别手段,其应用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效率,弥补医疗资源短缺,促进基层医生规范化培训,促进青年医生更快学习成长。对于人工智能正在“取代”医生的说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高佩仪表示,医生是不可替代的。他说:“那些认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取代医生的人认为医生的工作太简单了。一些专家每周只有两天半的门诊时间,但他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在过去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深刻的经验。在没有计算器之前,医生都是通过心算或手算来计算。计算器出现后,只是辅助医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失业了同样,AI诊疗系统也是一样,它让老百姓看病看病轻松方便,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与其说是帮医生看病,倒不如说是在帮医院的“检查”部门---辅助医学检测。说到医疗资源的匮乏,不仅是看病的医疗资源匮乏,还有检查的资源匮乏。当你等了几个小时终于见到医生时,他可能只给你几分钟时间,他会给你做一些化验、抽血、X光等。所以,你要到抽血、照X光的地方去,一个一个经历漫长的等待。所以,看病这么难,不仅是看病难,做检查也难。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首次尝试是在体检项目上。例如,当你抽完血后,医护人员可能需要20分钟才能通过显微镜手动检查血液中的血细胞,此时医护人员不能做其他事情;而智能血液检查显微镜,可以在一分钟内给出最终检测结果,解放医护人员。“机器让人失业”、“技术代替劳动”,说这种话的人,都是不知道或者忘记共产主义没有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