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G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很明显,它将在世界上留下持久的印记和影响。传输速度为每秒10吉比特,比4G网络连接快约100倍。带宽和不到1毫秒的延迟也有改进,对移动互联网、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电网和许多其他技术的影响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已经存在多年的数据中心又如何呢?一旦5G技术大规模可用,这些重要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前基础设施的局限性以及这对5G的推出意味着什么。容错是5G目前似乎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上面提到的智能P2P网格、远程医疗、远程机器人手术等系统,都对容错性有很高的要求。外科医生已经使用机械臂和5G网络成功地在距离手术室30英里的地方进行手术。不用说,这样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否则,自动驾驶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将无法实现。4G技术的原理比较“原始”,设备一次连接一个基础设施,比如一个基站,然后传输到下一个基站,等等。但有了5G,我们的设备和设备要做到“零容错”,就必须同时与多个基站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通信。这也称为“球形覆盖”。迄今为止,许多备受瞩目的5G演示都涉及手持设备或物联网设备与本地网络路由器或基站之间的连接。但是大多数其他互联网后端,我们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还不够快或不够慢,无法处理5G连接。简单来说,问题的核心是数据处理和服务器设施需要靠近网络边缘。数据中心将如何改变以适应5G4G网络已经足够慢,以至于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与传输数百或数千英里的数据包相关的延迟。要解决这个问题,在5G时代,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需要比现在更加分散,地理分布才能更有利于数据传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5G所展现的高速率、低时延的光明前景,没有其他简单的捷径可走。“微型数据中心”是一个前进的方向。它们也被称为“容器化”数据中心。要了解这在实践中可能是什么样子,请将微型数据中心附加到每个站点。然后,想象一下比现在更多的手机信号塔。构建此基础架构将使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并使我们能够毫不拖延地在相当大的地理区域部署5G驱动的物联网设备。但是更大的、工业规模的数据处理任务呢?这是一个稍微不同的故事。依赖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处理的企业可以相对轻松地构建新的数据中心。然而,随着新基础设施的整合,较小的公司可能会落后,或者转向托管服务来迁移流量。对于大大小小的公司,依赖数据积累、分析和分发的公司的目标是将处理设备移动到更靠近数据生成的地方,即靠近最终用户。在当前的计算模型下,服务和设备必须将数据发送到云端,然后发送到“核心”数据处理基础设施,然后再返回。但该模型对于5G来说还不够快,而且对于它将帮助我们解锁的功能和新兴技术来说也不够快。5G究竟代表什么?“通用技术”(简称GPT)是指能够影响、改变和改善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分支。当我们接受5G的真正需求,并相应地构建共享和专有的基础设施时,它将像其前辈一样进入GPTs领域,例如蒸汽机、可互换零件、汽车和互联网本身。尽管存在障碍,但我们已经看到人们与数据服务进行通信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25年,人类将拥有750亿台联网设备。在5G技术的支持下,这些设备可以传输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多、更快的无线数据。但要做到这一点,公共和私营部门将需要奠定基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布局,以及为响应共享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而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