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Windows10即将“订阅”:订阅制的苦与乐

时间:2023-03-11 21:57:39 科技观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微软的诸多变化。在Ignite2019大会上,AzureArc的推出使企业能够在任何基础设施平台上部署Azure云服务。再比如,全面拥抱开源,让我们平台50%以上的工具运行在Linux等开源基础之上。听起来是改变自己的好方法。但是,它离普通用户也很远。不过最近Windows10即将改成订阅制的消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重锤。我们知道,此前Windows10的安装价格是一次性买断,即个人和家庭用户1088元。近期即将仿效Office365,转为订阅制。数据显示,Office办公软件改用订阅制后,扩大了微软的收入和利润。为了吸引订户,微软还放出消息称,未来将提供Win10特别版,功能比Pro更多。虽然已经购买了win10的用户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消息还是让很多患有“订阅型PTSD”的同学感到难受。毕竟我只经历过Netflix会员费涨价、VVIP等VIP迭代等“订阅制羊毛”的经历。现在连上网的基本道具Windows都限时上架了。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操作吗?都被送到游戏厂深造了,把“氪金让你变强”理解到骨子里?什么样的订阅制度才符合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才能满足平台创收盈利的迫切需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让人又爱又恨的“订阅制”。万能的订阅系统:(利润)哪里需要动?今天还有人不在网上充几个会员吗?很有可能没有。视频平台、音乐软件、电商都在吵着宣传自己尊贵的VIP资格。MicrosoftOffice、Phototshop和各种云服务等基本软件也需要定期付款。就连玩一款游戏,微软、索尼、EA、苹果都希望你能通过订阅制来付费。众所周知,订阅制相对于买断制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打击盗版。结果是用户往往需要上演“精神分裂症”,同时“我以支持正版为荣”,坚持给平台送温暖;原因也很简单。一次性买断系统需要高额的初期开发成本投入和持续投入。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游戏,这使得定价往往相对较高。用户很容易通过“越狱”、“停止更新”等方式陷入盗版软件的怀抱。订阅系统通过“延长租期”将使用成本分摊到更长的时间线上。例如,Photoshop+Lightroom的“摄影师计划”订阅费为每月9.99美元,一年的订阅费仅为软件价格的20%。“薄利多销”自然会吸引和转化更多愿意买单的群体。用户不必在盗版和省钱之间徘徊,开发者更有动力通过持续更新优化和迭代应用,不断增加消费者粘性。应用商店也能从中受益,打造更长久、稳定、优质的“应用生态”。2016年,Apple推出了AppStore2.0。最大的变化是在所有应用中实现了原本只用于杂志和服务的订阅系统,激发了开发者团队的热情。总而言之,软件服务采用订阅模式并不少见,但操作系统采用订阅模式并不罕见。首先,为已经享受过的体验付费很容易导致现有用户的不满。软件订阅系统本身就是一种会员服务,带来获得感。比如一个月花12块钱就可以看无数个60秒的视频前置广告。付费后可以使用高可靠、性能更好的正版Lightroom,消除使用盗版的心理压力……这些都是让用户“得到”的。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PC网络服务的基础设施,早已将用户绑在了自己的“贼船”上。付费订阅只是将原有的长期使用权变成订阅,订阅期满后会被网络屏蔽。被拒绝的“剥夺感”。试想一下,如果以后安卓或者IOS都要付费才能流畅使用智能手机,你会骂谷歌和苹果吗?此外,订阅制的初衷也是为了提升开发者的积极性。以上是略读操作。他们得到的收入越来越稳定,自然也就更有动力去长期维护一款软件,否则用户可能下个月不续订就说再见了。但对于系统软件,无论是买断系统还是支付系统,都需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下功夫。支付方式的改变,只是为了让企业尽可能多地攫取现金利润,即“撇脂”。例如,2016年,微软在Windows10企业版E3中推出了每月7美元的订阅付费模式。企业购买后,并不是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而是按照使用人数付费。并且它还为该产品的用户提供“额外服务”,例如安全因素、简化的许可和部署流程等。问题来了,使用买断制不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吗?事实上,在推出基于订阅的Office365之后,微软的递延收入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大大降低了未来收入性的不确定性。但是在产品体验上有什么惊喜的提升吗?恐怕Windows10的“订阅”更有可能成为微软市值的合格鲜韭菜。滥用“订阅”:正在成为时代的蠕虫。“会员费就是一杯咖啡的钱,先上车看看。”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不对劲。不出所料,未来的互联网用户将不得不交出长期的使用选择权,开始进入一个充满不自由的新网络天堂。例如,没有需求,但订阅系统创造了“额外”的需求。订阅制无异于与用户签订了强制性的、限时的内容服务协议,会促使用户第一时间使用一些自己不需要的功能,放弃“够用”的想法,花钱更多钱。例如,今年3月,Apple宣布推出AppleArcade,这是一项针对100多款独家游戏的打包订阅服务。大多是老牌经典游戏,没有太大的价值和趣味,但用户却要稳扎稳打地为之付费。同时,很多订阅制只是将原有的固定业务拆解,增加了市场货源选择的难度,却没有带来附加值。这就是很多开发者喜欢使用的“功能更新”订阅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将软件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权限,按照会员收费标准提供差异化??供应。这样做的前提是开发者可以不断提供吸引用户的新功能,否则很容易被其他工具取代。最近,我使用的一款修图软件开始推荐订阅式滤镜和贴纸。是PS不好还是其他竞品不好用?“包租制”之于开发商,就像从房地产开发商变成房东后,原本高价、独立产权的“房主”变成了按月交费、不交就走的“租客”同意。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以微软为例,在实施Windows订阅系统之前,我们是否应该问几个重要的问题:1、基础版的基本功能能否得到保障?自1999年以来,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提交数量逐年增加,其中Windows10系统受漏洞影响最多。此前,大量win10用户收到异常频繁的漏洞警报和更新提示。这与MicrosoftWindows的开发过程和不成熟产品的发布有关。只能通过后期的频繁升级来弥补。那么,随着订阅制的出现,难免会有用户因不满而“停服”。如何保证这些用户的系统安全?他们还能在不被强迫的情况下,健康、安全地使用网络吗?2.系统订阅系统还会有其他付费彩蛋吗?付费会员最怕的花哨操作就是“PinVIP”,即付费后发现还要继续加钱才能解锁其他功能,而Windows10生态系统也包含了很多新功能。功能和新服务,比如5月份推出的更新包,内置了大量的应用,比如专注助手、任务栏上的Cortana等,这些疑惑如果不解决,可能会存在隐患后期如果急于推出。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很多流行的商业模式,从共享经济到社区O2O,再到现在“订阅制”这种赚钱的好方法方兴未艾。Windows10的“升级”是大势所趋还是泡沫?或许《庆余年》已经提前告诉了我们——简单粗暴,结果就是给自己“买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