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为数据中心的成功运营制定有效且适应性强的计划,需要采用特定的原则来指导IT人员充分考虑其运营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然而,许多企业数据中心运营的规划和努力大多集中在结构设计和开发上。最初的目标完成后,他们往往会忘记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中心运营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数据中心运营规划水平,人们需要牢记以下五个基本原则:原则一: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有哪些操作失误,如何避免,并让这些教训为以后的操作工作打下基础。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公司的员工没有有效地运行设备,或者提供商的服务没有满足公司的要求。无论如何,过去支持关键任务环境的经验使人们认识到数据中心的卓越运营是一个全面和持续的过程,反映在:高效的设施设计有效的移交后和持续培训采用适当的原则二:从运营开始设计人员视角有效的运营计划始于运营人员的头脑,或者更简单地说,“成功需要什么?”虽然这个问题似乎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通常会发现这通常是对一些支持性查询的答案的汇编。显然,数据中心设施本身需要进行优化,以加强有效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换句话说,TierIII数据中心的并发可维护性至关重要。从操作人员而非工程师的角度来看,程序本身应该是直截了当的。防错(PokaYoke),一个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引入的术语,更好地描述了制定流程和程序的最终目标。这是一种利用自动功能、报警、提醒等手段来防止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疏忽或误操作的方法,这意味着可以将人为错误降至最低。而对于像这样的案例,当超过70%的中断仍然可以追溯到操作错误时,在整体简化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接受并适应行动的连续性。如果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平均数据中心每3-5年进行一次硬件更新,那么数据中心就是一个动态环境,“一直这样做”并不完全符合持续改进的目标。反馈循环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机制,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步骤并确定更有效的执行方式。原则三:灵活性和控制力灵活性和控制力似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其实很简单。特别是供应商的人员活动安排必须与企业的工作节奏相一致。运营需求必须围绕企业的具体需求来执行。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运营和安全的人员配备水平。原则四:培训与认证培养人才是持续改进的目标。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确保运营可靠性。培养更自信、更有能力和更有效的O&M人员的方法需要基于角色的培训计划,其中包括:主题专家”随着认证级别的提高:过程难度重要性绩效原则五:专注于消除错误过去,技术人员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拿着技术手册试图诊断和修复设备问题,这样的维护这种方法不利于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但它代表了许多现有数据中心的标准运维模型。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人为错误的机会是无数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一种方法是使用技术解决方案,例如将所有程序转换为数字清单。通过平板电脑和手机访问,其中包括有关危险步骤的警报、访问视频、图像和文档以供现场参考,其中技术人员执行操作的每个步骤并且必须确认完成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大大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规划数据中心运营是数据中心流程中一个关键且经常被忽视的要素。有效的业务流程和程序不是严格遵守过去的运营模式的结果。为数据中心的成功运营制定有效且适应性强的计划需要特定的原则来指导它,IT需要仔细考虑其运营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