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定位、能通话、能求助,鼓楼宁海路片区50名环卫工人现在每人都佩戴一件特殊装备——智能手环他们上班的那天。
记者了解到,这一信息化管理方式今年将在全市推广,提高城市精细化保洁水平。
3月9日下午,环卫工人韩双梅左手腕戴着黑色智能手环,正在认真擦拭北京西路路边的水果箱。
这款智能手环的形状像手表,可以显示时间和天气状况。
它最重要的功能是GPS定位、拨打电话、接听语音留言、一键“SOS”求救。
在班组长、区域经理的手机APP平台上,有“实时定位”、“联系他”、“查看轨迹”等监管功能。
韩双梅现场向记者演示了该功能。
她按下智能手环侧面的“求救”按钮,鼓楼环卫公司宁海路分公司经理周军立即在手机APP上收到求救信息。
消息显示,是环卫工人韩双梅发来的,地点是北京西路与草场门路交叉口。
“这说明她可能遇到了紧急情况,我们会立即通知附近的组长查看。
”周军表示,智能手环还可以实时监测佩戴者的心率等生理指标,出现异常情况会自动向平台发送警报。
,便于及时救援,确保生命安全。
“北京西路与西康路交叉口的水果箱上有污渍,请尽快擦洗。
”韩双梅抬起手腕,听到了打扫任务的安排。
她立即??骑着电动自行车去处理。
周军告诉记者,宁海路街道内共有6支环卫巡逻队。
以前,当发现路上垃圾、水果箱溢出等问题时,队长会骑着电动自行车到附近找环卫工人处理。
“现在戴上智能手机手环后,队长通过打开手机APP就可以看到最近的环卫工人是谁,并通过语音通话安排任务,以便尽快完成清洁工作。
”记者通过GPS在APP平台上看到。
借助定位功能,每天5点到7点、8点到11点、12点到18点,佩戴智能手环的环卫工人的工作轨迹一目了然。
“红色虚线框是每个环卫工人的清洁责任区,绿色线是他们的行走轨迹。
”周军说,一旦绿线超过红色虚线框,就意味着环卫工人已经离开工作区域。
它还会显示您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以及离开的时间。
如果环卫工人在原地停留超过15分钟,平台也会报警,智能手环还会向环卫工人发出语音提醒:“你要努力了!你要努力了!”智能手环已在宁海路地区部分环卫工人身上进行了五个多月的试用。
“环卫工人的精神面貌明显好转,迟到少了,早退少了,清扫频率也增加了,连路边的灰尘、果皮盒边缘的灰尘都能仔细清理。
”化学清洗。
”鼓楼区城管局副局长张立安表示,佩戴智能手环、严格考核、提高保洁标准、提高工资福利等措施将在该区环卫系统逐步铺开。
未来,智能手环的监管信息不仅会接入环卫公司的手机APP平台,还将接入该区的“智慧城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