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企业大数据如何入手:先做好小数据分析

时间:2023-03-22 12:56:32 科技观察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大数据要从小数据入手。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大数据怎么用,而是内部的一些小数据集成问题,或者小数据用不好怎么用大数据。大数据应该是从小数据逐渐演进的。这是一个正常的生态,不是瞬间的变化。大数据的概念类似于自媒体的概念,需要企业自己打造,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依赖别人。很多公司在谈自媒体的时候,都是在谈别人的事情。比如说自媒体,感觉是第三方提供的平台,大家都在那里吐槽。既然媒体是自己的媒体,企业自己也应该参与其中。同样,大数据也不是别人的大数据。我们假设第三方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大量的信息,还有很多CI、BI等模块化的东西给我们使用。如果是这样,你的竞争对手就有你的,你能得到的,你的竞争对手也能得到,这就不能称为核心竞争力。大数据要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级数据。做大数据首先要了解你的公司或者你所在行业的核心是什么。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并不是被自己现在的竞争对手打败的,而是被很多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打败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都认为亚马逊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但这是错误的。它现在的主要收入来自云端(云服务)。也就是说,企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数据(价值),这是最关键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做一些扩展。第二,我们需要找到一些相关的内部外围数据,慢慢增长。有点像滚雪球,第一层是核心,第二层是外围相关数据。第三层是什么?它是来自外部机构的一些结构化数据。第四层是社交,各种所谓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些层层要一层层的找,一定要找到和自己相关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有这样,你的大数据才能建起来。第一步是找到核心数据。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核心数据其实就是CRM,自己的用户系统,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步是外围数据。例如,企业经常在线上和线下举办一些活动。做活动时,消费者信息是简单的以表格形式提供,还是录入CRM系统?第三步是常规渠道的数据。例如,一家销售快消品的公司能否从沃尔玛和家乐福获取数据?国外很多大数据案例说,消费者买啤酒的同时也买了剃须刀,或者母婴用品的消费者今天购买了这个产品,这说明她以后必然会购买另一个产品。这里有预挖。这些值是怎么来的?这就需要企业在常规渠道中寻找数据,并与自己的CRM相结合,为下一步的营销、推广、产品创新奠定基础。第四步是外部社会化或非结构化数据,现在称为社交媒体数据。这些信息的主要特点是非结构化的,而且非常庞大。这对企业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当您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言时,您会与他们建立联系吗?这里有个概念叫DC(数字连接)。所谓互联网其实就是DC的一种,不过通常互联网上的那种DC都是娱乐级别的。如果用在商业上,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与消费者建立这种DC关系,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您的数据以及您的大部分CRM数据都会失效。就像国外CRM之父PaulGreenberg写的四本CRM相关书籍,前三本都是关于数据库和系统的。在第四本书中,我不再谈论那些东西了。我说了什么?谈互动,谈DC,谈如何与消费者建立关系。有了这个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或者在构建数据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向什么方向去探索,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首先,您应该关注您的业务。目前业务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这个行业的主要竞争点在哪里?这个非常重要。有了这个业务关系之后,我们再形成假设,就是说未来的竞争点可能在哪里,大到未来的战略竞争,小到小方面。然后下一步怎么办,这些形成一个假设,然后做一些小样本检验。很多公司一看大数据就毛骨悚然,说我买不起那些大数据,也请不起这么专业的团队,怎么办?自己做一些小样本测试,甚至通过电子表格Excel做数据挖掘。它不必是如此庞大和昂贵的数据。然后做大样本验证,验证结果可以应用到实际中。在大数据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故障预警。也就是你发现了一个规则,并在现实中去应用它,但是你必须设置一些预警指标。即当指标达到一定程度时,之前发现的规律就失效了,必须要发现新的、相关的规律,否则也会造成浪费。笔者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当大家都在说大数据的价值非常有用的时候,很多公司说我积累了多少TB,多少PB,但是你根据旧数据得出的很多结论其实是在浪费你的资源。你发掘了很多数据和很多规则。如果做错了,明天再做就浪费了。因此需要故障警告。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最后你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内部团队,培养他们对数据的敏感度。这时候你去买大数据服务就有价值了。作为一个企业,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内部完成,最后才会开花结果,有所收获。企业大数据从小数据开始。注1: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对于是直接拿出大数据、全数据,还是从一些小数据、小样本入手,存在一些争论。本文为复旦大学主办的“大数据与营销传播”高峰论坛演讲汇编,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