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有的来自自己微博的记录,有的来自随意的文章,但总的来说是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思考。对于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可能会很有趣,所以我总结一下。但正是因为时间跨度和来源比较复杂,所以没有系统。关于编程1.与世界格局一样,多维力量(商业、企业政治、技术等)在软件开发中相互冲突。仅仅战斗和躲避是不够的。2.很多时候人们争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本身。例如:软件工厂是否可能?软件和工厂都是庞大而模糊的概念,对A或B的理解都给它们注入了自己的色彩,所以即使讨论得再火热,也未必说的完全是同一个东西。这对思维敏捷的人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在面对面的讨论中,他其实可以随心所欲地争论。3、处理歧义的能力是判断的关键。现代管理总说用数据说话,给人一种误区,认为数据是判断的依据,其实不然。如果一切都可以量化,判断一文不值,猪也行。正是因为有些东西无法量化,判断才有价值,人之所以不同。这在软件中尤其成问题。4、如果说抽象是软件设计的核心,那么抽象不充分就是软件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从本质上讲,OO、设计模式等首先要解决抽象不充分的问题。但抽象本身并非没有代价。例如,当抽象足够时,概念的数量和层次往往会增加。毕竟设计追求的是最终的平衡点。5、如果说软件是一种固定思维,那么软件必须同时具有思维的特性和思维所承载的东西。思维的特征是指:思维的澄清通常是渐进的,思维本身是不可衡量的,等等。思维所承载的事物的特征是指:当思维的对象是数学时,思维具有数学的特征;当思考的对象是业务逻辑时,思考就具有业务逻辑的特征。6.在软件领域,政治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最怕的是政治问题可以用技术解决或者技术问题可以用政治解决。悲催。7.一个人在代码中看到什么大致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年轻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技术,但看的时候,看到的是利益的纷争,生活的无奈,世人的心。8、对于方法论,不仅要描述方法本身,还要描述方法本身的边界——除非你是对立统一层面的普遍真理。或许是因为人心的狂妄,所以后者往往做的不好。9.在软件开发中,数字含义的模糊性会导致使用数字来评估包含如此多的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对于工作意志是致命的。因此,个人层面的量化管理在软件开发面前势必崩溃。10人员和项目特点决定开发模式,而不是反过来需要根据开发模式调整人员配置等。这是因为它不太可能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调整人和物品的特征。11、如果人和项目的变化是连续的,那么毫无疑问绝对瀑布和迭代之间的变化程度也是连续的。因此,最好的开发模式一定不是绝对的瀑布式,也不是绝对的迭代式,而是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可能偏向于瀑布式,也可能偏向于迭代式。关于人生1、比神话更像神话的,其实是科学。据说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突然从无到有的。据说人类是由微生物逐渐转化而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是无法想象有翅膀的。在天空中飞翔非常逼真。2.也许思考是神性的残余。在纯念的世界里,更容易认清事物的本质,但也确实冷酷无情。相比较而言,或许是诗歌更有价值,可惜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真的很弱,很容易被KO。个人来说,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真的很合适。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智慧,也不会失去兴趣。3、人是靠精神支撑的,所以心里无所放的人,生活一定是无所事事,闷闷不乐地活着。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寄托与道德无关。这与教科书不同。除了报效祖国,杀人放火也是一种寄托,只要是心中真实的期待。4.小时候很容易和人争这个争那个。与人争论的目的,往往不是因为是非,而纯粹是因为狂妄自大。当你真的能静下心来听听别人的意见,不盲从的时候,你大概是有点老了。当听什么都像风从耳边吹过而你无动于衷时,也许你离挂掉就不远了。5、佛学中有一个话题叫“诸法何处归一”。后半题比较难做,大家可以拿来娱乐一下。我们不理会,但是如果前半句为真,争议可以分为:0.5和0.2的争议,1和0.5的争议。前者是瞎子摸象,后者是高处太冷。6、读书的关键前提是心中有“我”,否则读了读了就会失去理智,变成矛盾体。试想,如果一个人和马克思说话,他一定会输,所以他相信马克思;如果他和凯恩斯谈,他也会输,所以他相信凯恩斯。所以从观点上来说,一会儿有马克思,一会儿有凯恩斯,但关键是这两个人的一些想法可能是对冲的。这将导致武术的疯狂和自废。7.本质的必然是抽象的,具体的多是偶然的。管理企业是具体的,而管理是抽象的,但管理更接近于管理的本质。喜欢思考的人往往会忽略细节,有助于追根溯源,但文字容易抽象。本质可以经得起大时间尺度的考验,但对成功的影响确实不大,因为成功往往是一种偶然。8、一个人如果过于务实,那么很容易在现实中迷失方向,找不到方向;一个人如果太务实,就容易浮得太高而落不下地。因此,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往往是把握尺度,而不是一些看得见的困难。9、总有名人讨论很奇葩的问题,比如:教授开的公司教学管理挂了,是不是理论就没用了,但是这种问题已经讨论了几千年了,哪非常初级。的确如此:许多自认为什么都不相信的人实际上是三流哲学家的追随者。10、如果把普通人的生活抽象成一个方程式,那么变数真的不多,10年足以磨掉大部分的偶然变数,只留下不可避免的作为支撑。唯一不同的是当事人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11.大多数时候,社会在灰色中前进。灰色中看多了白的人会乐观,看多了黑的人会悲观,但社会本身还是和以前一样。原文链接:https://img.ydisp.cn/news/20220914/jpy1bqupski.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