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网速慢、网费贵:“一家独大”中国宽带瓶颈难破

时间:2023-03-22 02:07:13 科技观察

中国IDC5月3日报道称“宽带不宽”,上网资费高问题备受诟病。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说,现在很多人去哪里都会问有没有wifi,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在互联网方面,他们希望降低上网费用。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专门提到了网费高、网速慢的问题,引起了民众的共鸣。“小问题”背后大有深意据全球云服务商Akamai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我国平均网速为3.4Mbps,全球排名第82位,比全球低4.5Mbps平均水平,也低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此外,据腾讯大雁网、新浪网对10万余名网友的调查显示,近70%的网民每月在互联网上的花费在50元至200元之间,其中超过30%的人每月花费100元。在互联网上。到200元。网友们之所以如此关注“网速网费”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网络化是分不开的。人们每天都在碎片化的时间刷微博、刷微信、看新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而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星途数据联合创始人黄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理提到的网速和网费问题,其实是符合中央提出的“宽带中国”战略的。早在2013年就有明确的升级优化目标,2015年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网速慢、网费贵”是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和我国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的障碍。”黄萌说。提高网速、降低资费与信息基础设施密不可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互联网+”。不仅如此,报告还明确指出,要支持和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推动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快光通信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博龙咨询分析师朱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网络生态不仅关乎网民的网络体验,更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网速不解决,中国“互联网+”就无法形成财富效应。在线教育、物流建设,难以互联网创新顺利开展。“互联网+”重构各行各业,基础网络的完善成为经济社会高效运行的有力支撑。“来势汹汹”的信息化浪潮倒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其中“提网速”、“降网费”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器”。朱翔强调。资费仍有下调空间“提速降费”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提高上网速度,降低资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资费来看,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通信支出高于美欧日等国家。而且,国外运营商提供的套餐选择更多,大部分还可以享受免费语音服务。朱翔认为,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运营商建设光纤宽带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回报容易实现;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宽带建设将难以恢复。对于成本问题,运营商的意愿不强。“运营商抱怨,在推动宽带升级的过程中,时不时会遇到物业公司、小区的不合理收费,业主往往要求运营商支付高额的协调费,这让运营商的建网成本不堪重负。”也有一些市民不了解光纤到户的价值,因为需要装修、铺设管道等原因,市民很难接受光纤到户的工作。“朱翔说,比如运营商把100M带宽卖给10个人,用到100M带宽并不难,毕竟10个人不会同时占用很多带宽。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些运营商甚至让几百人使用,但也标注为100M宽带。虽然这样可以让价格更低,但是线上体验无法保证,这是运营商的问题。黄猛还认为,要改变现状,一是在政策层面推动骨干网转型升级、宽带进村、优化城市宽带毛细血管;二是降低固网准入门槛,充分引入民间资本,优化市场竞争。此外,部分地区还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补贴。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多次提出我国宽带提速、互联网资费下调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等多项政策。在降费方面,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并推动网间结算政策。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互联网使用费至少还有20%至30%的下降空间。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运营商的利润非常低。数据显示,国外运营商的利润大多在10%以内,而国内运营商的利润可达25%。可见降价空间还是有的。技术壁垒和垄断格局亟待打破“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必须打破垄断。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韩国的经验。韩国在启动宽带建设时,也面临两大问题:基础设施落后和垄断经营。韩国通过打破垄断和加大政府投入,在全国铺设了超高速光缆信息网络,网络资费也随之下降。互联网市场不断扩大,催生了手机、大文件传输、视频传输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繁荣。”朱翔进一步说道。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单一公司的垄断呢?黄萌认为,一方面,骨干网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略显薄弱,升级速度也不理想。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固网资源南北走向后,竞争还不够激烈,民营资本的参与不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政策而非市场。”当前,要增加互联网骨干网企业数量,发放更多牌照,加强广电企业骨干网运营。促进光纤到户的权利。用法律法规保障互联互通。在宽带运营方面,不仅骨干网运营商要互联互通,骨干网运营商和子运营商也要互联互通。中商产业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张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张乐认为,资金不足、技术不成熟、网络运营企业不配合改革是当前的难点。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招商引资,筹备资金。“在技术上,要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借鉴国外先进设备研制,与各通信企业达成各种协议,实现共赢。在国家宏观政策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建设领域,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张乐说。据了解,去年,只有中国移动是4G市场的霸主。今年TD-FDD牌照发放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开始在4G市场上冲刺。三大运营商进入完全竞争状态。再加上虚拟经营者跃跃欲试带来的“鲶鱼效应”。“通信消费的特点是越用越划算。目前,全国4G用户仅占全部用户的1/10左右,月均使用流量仅为280M。当4G覆盖率提高,用户月均使用流量增加,套餐价格会快速下降。”朱翔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