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新兴的数据共享技术,电子发票是监管经济的重要依据。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基于税务机关的法律义务、消耗成本和数据安全等考虑,税务信息数据、税务信息设备和税务信息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权是税务机关的底线,应该牢牢把握。近期,区块链在不同领域受到高度重视。在税收方面,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开发也取得了多项成果。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凭借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数据库可靠、开源和匿名等特点,可以一举解决电子票据监管和使用中的问题。对此,笔者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利用区块链电子发票解决税务管理痛点难点,为信息化管理和税务提供技术支持,需要“一慢二看三过”。一般认为,区块链是以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的数据库。该技术方案主要是让参与系统的任意数量的节点通过密码学的方式产生关联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包含一定时间内的所有信息交换数据,通过数据指纹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简单来说,电子发票就是数字化、电子化的发票。电子发票的基本管理方式与普通发票相同。作为原始会计凭证之一,它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税务机关征税的主要依据。它可以有效地监督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国家财产安全。通过上面的简单描述可以发现,区块链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共享技术,电子发票是监管经济的重要依据。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也是区块链电子发票推广应用的症结所在。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可能影响税务机关履行管理职责。发票管理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力。对于电子发票,税务机关有明确的行政授权。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每个区块中存储所有的交易账本。谁控制了51%的算力,谁就有能力重构链。在现实中,能够控制51%算力的,一般都是企业或者企业联盟搭建私有链或者联盟链。他们很可能使用区块链电子发票来控制税单。这将给税务机关查验发票真伪、确定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效性带来很大风险。其次,数据存储和数据冗余的成本将远高于通过行政授权实现互信的成本。目前,区块链无外乎三种应用模式: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一条只有一笔比特币交易的公链,通常需要10分钟才能写入,消耗的成本不低。如果用公链来存储所有的税务信息数据,成本是无法估量的。并且无论何种应用模式,每个节点都包含所有的信息数据,这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数据冗余。以数千万比特币为例,每个比特币“矿工”需要备份数十G的数据。以百倍计,大量的数据冗余将是T级存储,成本会很大。***、税务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风险。税务信息数据的含金量非常高。通过分析企业的涉税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人员情况、销售渠道和采购渠道等。税务信息数据关系到国家安全,将其存储在区块链的每一个节点中都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再者,如果税务信息数据存储完全依赖于企业自建的私有链或联盟链,那么一个或多个企业自建和维护在技术上具有制定规则和控制数据的先天优势,这些企业本身也参与其中在经济活动中,资本的力量可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影响税务机关规范税收秩序。在实现税收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基于税务机关的法律义务、消耗成本和数据安全等考虑,税务信息数据、税务信息设备和税务信息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权是税务机关的底线,应该牢牢把握。因此,笔者认为,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应该慢慢来,了解了解,然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