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报警器、探测器、摄像头……无人机可以实现很多功能,在安防监控、智能楼宇、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有应用。在安防领域,无人机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探测,还可以快速到达人力难以到达的地方。其动态、三维视角也可以弥补传统监控系统静态、低维视角的不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25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其中安防市场约150亿。不断拓展业务版图的安防企业自然不会放过无人机领域。早期的证券公司布局是多元化的。事实上,早在2015年,海康威视就发布了鹰系列工业级无人机,着力打造地空三维监控体系。其中,应用价值可以说是海康威视。同方威视无人机系统的灵魂,通过与地面站的配合,可以将图像和飞行数据传输至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司法等各类行业平台软件,深化可视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大华以参股方式设立华飞科技,利用傅立全的资金、非关联人管理和技术优势,投资无人机领域。在2016安博会上,大华还发布了无人机产品。通信协议兼容旗下其他产品,无缝对接大华后端产品和平台。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优特普加入无人机国际标准制定专家组,参与无人机国际标准制定,负责无线传输部分。可见,在民用无人机发展初期,安防企业的布局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安防无人机实现跨越式发展1.随着5G技术的变革,安防无人机近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华为、大华等企业纷纷将5G技术与无人机相结合,推出5G无人机。5G给无人机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高带宽和低时延,可以满足5G无人机实时控制和4K/8K视频实时回传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5G还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市区的飞行需求。据悉,华为与中国电信已于2018年完成了5G无人机的首次飞行试验,大华无人机也利用5G+8K技术向观众呈现了成都锦江沿岸灯火通明的节日场景。5G无人机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2、跨界安防行业的跨界现象在无人机领域也有所体现。非安防企业通过无人机介入安防相关领域。例如,2018年大疆与安防公司Axon合作,通过Axon航空计划直接向警方销售具有视频功能的无人机。Axon作为警察和执法机构采购无人机的便捷平台,为用户提供数据网络和服务。同年,零度智控发布了一款主打警用安防和测绘领域的新型复合翼无人机——ZT-3V,并在发布会上进行了现场飞行演示。与此同时,安防企业的无人机产品也在非安防领域大显身手。例如,海康威视行业级无人机受邀亮相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和地理信息智能体验区。其配备用于3D建模的倾斜相机的行业级无人机可以提供地理信息支持。3、进军国际市场作为无人机生产大国之一,我国安防无人机在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好评。除了上述海康威视亮相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大疆无人机出口海外外,柯达无人机还在土耳其消防演练中担当主角,获得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