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4日,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华为终端云服务、华为南京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0DIGIX全球校园AI算法大赛算法精英赛在华为南京研究院圆满落幕。两大赛道的30支决赛队伍巅峰对决,比赛设置了15.8万的特别奖励。最终,小独野、Triste、陈晨获得了“机器学习”赛道一、二、三名。“计算机视觉”赛道的一、二、三等奖分别由小甜甜战队、WEARE战队和WEARE战队获得。团队时间。自7月启动以来,大赛受到了全球AI算法爱好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整个比赛历时130天,覆盖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来自2673支队伍的近6000名校园算法精英参赛。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在颁奖致辞中表示:未来的科技世界充满想象,需要灯塔照亮。校园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学生是点燃未来灯塔的精英力量。华为将通过HMS生态建设,持续开放更多能力,加大对耀星园区开发者的支持力度,全面赋能园区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突破AI领域关键问题,让更多园区创新和实际应用高效融合,让AI创新成果惠及世界每一个角落。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为总决赛致辞。大赛邀请了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志华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主席PascalVanHentenryckAAAI2019会议程序委员会。而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教授GiuseppeDeGiacomo和2020欧洲人工智能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GiuseppeDeGiacomo,三位全球AI领域顶级专家将组成科学顾问委员会,20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将组成大赛评委会。算法大赛总决赛评委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激发校园精英创新火花,激发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如何更好、更快地应用AI技术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次算法精英赛继续挑战超大规模计算广告和细粒度图像检索前沿领域的极限。机器学习赛道设置“广告CTR预测”和“搜索相关性预测”,探索AI技术在数字营销领域的突破性应用;计算机视觉赛道设置“数字设备图像检索”,探索AI在拍照、购物场景中的典型应用,贴近AI的真实商业场景,激发校园AI精英的创新活力。华为专家分享了选题在激烈决赛阶段的实际应用,30支决赛队伍表现出色。比如在机器学习赛道上,来自南方的小蓝鲸团队使用了前沿的深度学习技术。与传统的强特征人工设计相比,该方法深入挖掘用户行为规律,有效融合不同维度的特征,更加精准。准确预测用户何时点击广告。以计算机视觉赛道为例,小甜甜团队将最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图像检索算法,融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等多维信息,显着提升检索结果的准确率。评委会及嘉宾代表为两大赛道的冠军队伍颁奖。专家评审团也对参赛选手的任务设置、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大赛评委会总顾问、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志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赛事给了选手们很大的发挥空间,优秀的年轻人可以脱颖而出,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算法爱好者加入我们,共建互联网新生态。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志华教授发表演讲,探索校园AI新势力,持续推动产业繁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界。人工智能人才、算法、数据和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次大赛不仅为校园算法精英们提供了基于真实业务场景的算法挑战,也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他们用数据算法解决业务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落地应用并服务于行业。同时,大赛也帮助校园算法精英和产业获得更多关注、资源和施展空间,激发校园算法精英创新创造,建立竞赛、产业、人才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产业和学术界的繁荣发展。2019年以来,华为学生开发者联盟(HUAWEIStudentDevelopers,简称HSD)通过各类活动、技术沙龙、Codelabs等活动,帮助校园开发者探索前沿技术,打造校园创新生态。2020年7月,华为在面向园区开发者的长期开放激励计划——星耀计划·园区创新激励中,设立了专项激励基金和资源,鼓励园区开发者释放创新潜能。DIGIX校园人工智能算法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它将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与真实的业务场景相结合。产学研合作打造算法大赛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校园算法精英的一致好评。的关注。未来,华为还将继续举办DIGIX校园系列活动。欢迎校园开发者登录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关注和了解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