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马云表态:全球互联网第一梯队,中国企业只有阿里巴巴和腾讯

时间:2023-03-21 13:30:19 科技观察

马云谈媒体:要有深度,要有态度,不要动摇!秦烁:我正在做朋友圈,希望在移动端搭建一个高品质的、完全原创的多媒体矩阵。同时,我觉得现在社会太分裂了。我希望保持更加中立的姿态,恪守中间道路,凝聚更多共识。马云:我觉得你的优势在于中立。大家对秦朔的看法是中立的,没有偏见。但是你也要明白,什么是中庸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其实是一个动词,“用”是最贴切的点,不同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做媒体就是要有自己的态度。我怕的是我没有观点,然后没人高兴,两派都不高兴,中间的人最少。以不犯错误为准则,就不会得罪人,结果就是没有人得罪。秦朔:媒体就是一个公共平台!马云:我知道,我也是知识分子。出来办事的人,没空说话。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关键是分析问题要有深度。反对就反对,支持就支持。真正的中庸之道,自有其观点。恐惧在摇摆。摇摆就是读者看了之后会问,你的态度是什么?《华尔街日报》有态度,金融时报有意见。最怕揉成一团。坚持中庸之道,就是对一个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不是要拍马屁,而是要让人觉得“哦,这哥们儿有东西”。我的看法是,未来的媒体一定要靠深度和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和广度看一个事物的本质,让媒体有灵魂。你知道,你的尝试一定是有前途的。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明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你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如果你想把所有东西揉在一起,就不会有流派。马云谈中国做生意之道:情商、智商、爱商、责任商、政商秦朔:我在做商业文明研究,希望梳理一个脉络,就是说,中国的商业文明具有主体性。不依赖。马云:我觉得我们中国文化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优秀的东西。华商道今天终于有东西了。一个企业要有情商,要有智商,要有情商,要有责任商数,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有政治商数。这是五个商人。这些很难放在一起。高智商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情商;高情商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情商;情商高的人,一般都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有了责任,有时会出现政治和商业问题。这里的很多商业原则就是要遵守中道,做最合适的事情。希望你们的研究走出自己的风格,切记坚持中间道路不是走草根。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像我一样,有人会说,马云5年前就这么说了,为什么现在又这么说呢?5年前我就是这个状态,今天比5年前好一点。你怎么能保证你20年前说的和现在说的是一个水平?那不是说我没有进步吗?!所以有人问我,你5年前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很正常,发生了多少事情,我进步了,也可能退步了。经营媒体如同待客。这张桌子是给这群人的,那张桌子是给那群人的。如果这一桌食物有什么问题,那么我理解并会修复它,这样人们就会按照你的路径去散步。马云谈收购优酷土豆:我们不会傻到拿东西过来干掉秦朔:阿里最近收购了优酷土豆,会不会影响它的开放?你拿走了一切。马云:你担心的是,哦,阿里会长胖吗,他能消化吗?如果阿里倒闭,该死的,对吧?如果阿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不断进化,像我们十五、十六年那样,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平衡出来。我们不会傻到把什么东西带过来杀了,变成我们的“工具”。我们需要这样的东西吗?不必要。有了优酷,我们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有了优酷,就有了三个风格各异的中文视频网站,给大家一个选择。我们今天在阿里做什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社会进步。可能有些人这样做是为了更多的利益,我们希望做好,真正做好。当然,有些事情我们真的没办法,但如果符合我的策略,我能帮得上忙,何乐而不为呢?!马云谈经济大环境:有压力,简单看一下秦朔:整个实体经济不景气会不会反映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会出现所谓的新常态吗?马云:在新常态下,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发生变化。三四岁的孩子长得那么快,然后长得越来越慢,而这个时候所有的成长都在脑子里。阿里今天可能还是十六、十七岁,但当他长到二十二、三岁时,你看不到他长了什么,因为它是看不见的。它长在里面。现在你要求一个十六、十七岁的公司看起来像个孩子,你还要求他的经验和智商有七十岁,不可能。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应该长好你的身体。身体长不出来,20多岁、30多岁就长智商了。企业也是如此。你觉得我有压力吗?当然有!这孩子这么高,可能有些行为不当,就改正改正就好了,没关系。父母总是担心他们的孩子。但它需要清晰和简单。有的人担心娶不到老婆,娶了老婆又担心生不来,生了孩子后又担心会这样还是那样,他们每天都要担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马云谈BAT新格局:百度不在全球互联网顶级方阵秦朔:你认为互联网的力量和格局变化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特点?以前有人说BAT,现在有人说ATM。美团点评已被合并。O2O会是下一个大市场吗?马云:ATM,M是蚂蚁金服!中国互联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靠交易量融资。这种商业模式是地狱,5年赚不到钱。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就是规模化盈利能力。在没有大规模盈利的情况下,只能称为商业行为,不能称为商业模式。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有多少公司有真正的商业模式?百度、腾讯、阿里、蚂蚁金服。因为它们在规模上是有利可图的。什么是规模利润?实现收入100亿元,利润超过30亿元。(秦朔:就这四个?)再找几个。比如可能算一两个,但是模型有点过时了。需要超过1万名员工、100亿收入、人均收入250万至300万元人民币的互联网公司,属于全球互联网第一方阵的仅有的四家公司——谷歌、阿里,和腾讯,Facebook。其他一切都是二级。苹果、惠普靠硬件,互联网靠服务费。所以一旦你做了数学计算,你就明白了。秦朔:BAT之后还有第四势力吗?新势力?马云:(新势力)可能是小米。但小米未来能不能做到,就看它赚取的是软服务费还是硬件利润。马云谈互联网行业变革:阿里巴巴指定爬虫战略秦朔:你看美国,每隔几年就有新势力出现,中国永远是BAT。马云:中国不是静止的。百度是有压力的。阿里和腾讯做不好,也可能翻脸。谁知道?!如果腾讯没有微信呢?阿里没有淘宝,没有蚂蚁金服,我也没有。我们前面确定了一个理论,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可以保持3到5年的优势。因此,我们形成了梯队发展和有机运作。每个公司,一个涨,一个退,一个涨,形成一个循环。这是我们七八年前定下的策略,爬虫策略。阿里巴巴的B2B需要维修。淘宝会是第一阵营,然后是天猫,然后是支付宝崛起。过两年就是云计算,再就是菜鸟。一轮又一轮,因为每个人的优势只能保留3年,然后回来固定,重新开始轮换。没有其他人会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疯狂地想出这个。所以如果你用昨天的商业思维来看,不管怎么看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