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借助云计算、AI、5G等技术加速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万千行业的共识。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而言,由于掌管着大量企业和用户的财富数据,在上云之路上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业务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稳定地实施云化转型?华为云Stack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华为云Stack作为部署在金融客户本地数据中心的云基础设施,通过不断同步华为云公有云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云端和本地体验相同的云服务,兼顾快速创新公有云的能力和私有云的优势。可管可控,以用户视角的一云能力,为金融企业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云服务,帮助金融客户从业务上云到深度用云,加速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华为云Stack可以提供本地部署和公有云的一致体验。从“选择题”到“必修课”,金融行业向云端按下加速键。在数字化转型中,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云计算、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核心业务场景,推进主机业务下移和核心业务云化转型,支撑更多创新应用。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美元。金融客户使用的云计算产品范围不断扩大。系统分布式改造和独立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云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本期同比增长39.3%。2022年,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在遵守现有监管政策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金融云基础设施层面灵活、绿色、高效的主题,提出“增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弹性供给”、“构建绿色高可用的数据中心”,“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在应用系统层面,以分布式改造为主题,提出“推动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等需求。事实上,国内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完成了云化升级改造。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鲲鹏硬件基础和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打造了新一代个人业务分布式核心系统,并已全面投产;鑫鑫基于华为CloudStack云平台和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服务、容器、中间件构建完整的云操作系统和云技术服务;分析支撑风控、营销、经济等重点业务,为全行13000名数据工程师提供及时的BI体验。不难发现,金融上云的加速键已经被按下,以云驱动业务创新、深化智慧金融已成为大势所趋。从业务到上云,再到深度用云,华为云Stack解决了金融上云的挑战。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金融行业对数据安全和数据合规性要求极高,对业务上云始终持谨慎态度。随着移动用户的激增和抢购、闪购等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金融行业应用的快速上线、秒级弹性伸缩、千人个性化营销等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为此,国内各大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核心系统改造,逐步从传统业务向云原生阶段迈进,采用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数据湖、容器、云原生等云原生技术系统。构建金融系统的微服务。新一代分布式新核,满??足业务敏捷性、自主可控性、弹性扩展、安全可靠等需求。在此过程中,华为云Stack脱颖而出,成为金融机构核心系统转型的可靠伙伴。华为云Stack是部署在金融客户本地数据中心的数字化基地。聚焦分布式新核、智能数据湖、全栈金融云三大场景,帮助金融客户从业务上云到云的深度使用。1)全栈分布式新核心赋能降本增效主机系统凭借高可用、高吞吐、高安全等特性,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各大银行首选的核心平台。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消费习惯的个性化、多样化,金融行业的业务场景更加广泛,不断的创新对核心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单客成本居高不下,也促使金融机构升级业务和技术架构,以满足敏捷性的强烈需求,降低总体拥有成本。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微服务架构以其易于开发和维护等诸多优势迅速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从大型机转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分布式架构也成为金融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作为中国金融机构基础设施领域的明星产品,华为云Stack打造了全新的全栈、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核心解决方案。基于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替代传统数据库,不仅可以提供金融级的高可用性,还可以实现更好的扩展性,达到1000+节点的扩展能力和PB级的单库容量。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高并发事务查询能力领先54%,复杂事务查询延迟领先82%。同时,华为云Stack不仅提供同城单集群AZ内双活,实现RPO=0,RTO<10s,还支持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距离为1000+公里,提供金融级高可用;此外,ROMA的百万级微服务集群服务治理能力和DTM分布式事务处理中间件能力也使其具有非侵入性和强一致性。在邮储银行,基于鲲鹏硬件基础和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的新一代个人业务分布式核心系统于今年4月全面投产,开创了我国金融业关键技术可控的重大实践。2)智能数据湖释放数据价值数据是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是基础战略资源。充分挖掘数据,加快释放数据价值,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线上化、移动化、场景化金融服务的比重不断提升。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同时,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也对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类型单一、数据量有限的传统数据仓库平台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海量数据,金融机构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进行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真正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华为云提出湖仓一体的概念。使用FusionInsight打造智能数据湖,一个架构实现三类数据湖:离线数据湖,一站式提供AI、BI多引擎,最大支持60000+规模;实时数据湖,分钟级数据供给,全自助分析,T+1到T+0时效;逻辑数据湖,HetuEngine实现跨湖跨仓协同,效率提升50倍。例如,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引入智能数据湖,实现了跨湖跨仓的高效数据分析,支撑风控、营销、经济等重点业务,为全行13000名员工提供及时的BI体验。数据工程师。2021年,工行开始引入交互式查询引擎(HetuEngine),分析师灵活查询响应时间从平均1000秒缩短至20秒,效率提升50倍。目前,工行已将智能数据湖推广至全行。不难发现,金融企业正从资源上云演进到深度利用云的新阶段,即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实现业务创新的智能化和敏捷化。借助华为云智能数据湖,金融正在从以“资源”为中心的云接入向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演进,数据元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价值。3)全栈金融云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石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企业对IT基础设施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面对疫情反复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给IT供应链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金融企业需要未雨绸缪,从IT基础设施系统安全和长期运营安全的角度出发,采取更多措施。也加快了独立金融云的发展。施工过程。我们知道,华为是一家ICT供应商,具备芯片、物理基础设施、操作系统、云平台、数据库、大数据、云管理等端到端的自主研发能力。通过华为云Stack,可为金融企业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容灾、大数据、数据库等丰富的云服务。规避风险隐患,为金融业务持续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据了解,中信银行选择HUAWEICLOUDStack在本地部署全栈云,打造云原生技术中心,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华夏银行携手华为CloudStack,构建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和标准、开放、完整的“云原生应用生态”,打造全行“一朵云”,让无处不在、多元化、全场景的金融服务。通过本地部署的全栈云,中信银行构建了云原生技术中台,成为该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从业务迁移到云创新,开启金融数字化转型新篇章。上云、用数据、赋能智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具体到金融行业,其实质就是用云计算来支撑核心系统,在云端利用AI等技术,充分挖掘、分析、释放数据的价值,真正实现全业务流程的创新,赋能企业智能化发展。正是因为能够为金融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基础,灵活高效的风控支撑,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服务创新,华为云Stack才能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首选。事实上,在金融行业,HUAWEICLOUDStack服务于中国5大国有银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保险和证券客户,并应用于全球300+金融机构。根据IDC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华为云将继续位居中国金融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第一,华为云Stack连续四年位居中国金融机构自建云基础设施市场第一年。HUAWEICLOUDStack作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基地”,将依托华为多年对政企行业的理解,借助华为历次数字化转型项目,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产品解决方案能力,从而助力更多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赋能客户从业务上云到云上创新,赋能金融行业开启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