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数字货币要多久才能走出币圈试点,进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3-03-21 00:52:43 科技观察

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深圳、苏州试点,备受关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数字货币将不再是“币圈”中的玩具,而是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交易工具。如果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二大的国家全面实现货币数字化,无疑将是一场金融盛宴。它将用到吃货国著名的灵魂问题:能不能“吃”?“怎么吃?好吃”?01古代“数字货币”:雅浦岛石币这种数字货币能不能“吃”的问题比想象的要简单,因为人类“很久以前”就已经尝试过了。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文字,但是已经有了非常前卫的货币体系,具有信用货币和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原始特征。▲中国银行版200元数字人民币(图片/网络)雅浦岛位于北太平洋,陆地面积只有102平方公里,居民只有6000多人。这样一个位于“世界边缘”的偏远岛屿,保存着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货币——石币。这座小岛上流通着13000枚石币,形似中国古代玉盘。以石刻为货币并不少见,但难得的是它们的个头很大。常见的雅浦岛石币直径达30厘米,也有一些超大的,直径可达10米。为什么弄这么大?用于防伪。雅浦岛上制作石币的石灰石并不稀缺,但这个珊瑚岛并不出产大石头。所以大石币需要从400公里外的帕劳岛运过来,在沙滩上捡一些小石头来伪造是不行的。使用人工技术来防止伪造,而不是依靠材料的天然稀缺性,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概念。而且,雅浦岛石币是最古老的信用货币。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人类所铸石币,多以精美的软玉雕刻而成,既可作为装饰佩戴,又保留了部分商品属性。雅浦岛简单粗犷的大石币显然不能“挂在大金链子的脖子上”,而这个温暖的热带岛屿不需要石头盖房子,这些石币完全没有用。没用是对的,没用才是真正的信用货币。这种无所事事,只赚钱的“职业定位”,可以比喻为钞票。最神奇的是石币的使用方法。直径30厘米的“小”石币,单手支付、单手交付,仍可正常使用,而直径3米的石币,则需多人携带才能兑换。直径超过10米、重量超过1吨的“大”石币很难搬动。如何使用它们?根本不需要动它,放在别人家里它也不会动。谁的“镇宅之宝”被兑换了,这在岛上可是天大的新闻,居民们都知道。虽然没有文字,但每一次家家门口的大石币易手,都会迅速成为岛上的“大新闻”,永远留在岛民的记忆中。是“分布式记账”的原始形态吗?最神奇的是,石币的用途还可以虚拟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沉入海中的石币仍然拥有主人,可以用来交易。这不难理解。交易簿既然是口耳相传,海底这些石币和家门口的杵没有什么区别,用着记着就行了。雅浦岛人民从未进入文字时代。他们的石币既不精美也不美观,但却体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精髓:信用,无论货币的材质多么美妙,只要使用者“相信”它具有“使用”的基本条件一种货币。▲比特币是一种纯粹靠信用存在的货币(图/图虫创意)。几千年后的比特币可以算是雅岛石币的正统传人。比特币是一台为数学问题找到特定解决方案的计算机。这个过程叫做“挖矿”,类似于把石头加工成钱币。这串虚拟空间里的字节和石币一样,根本没有实际作用,纯粹靠信用变成货币。最奇葩的分布式数据库其实类似于石币交易的全岛记账。从挖矿到交易,所有参与者都是“围观者”,交易信息保存在不同的节点中。因此,所有的交易都会被准确记录下来,但外人无法识别用户的信息。可见,数字货币能不能用这个问题,其实几千年前雅浦岛的人就已经想通了——可以在我们岛上使用。今天的互联网技术无非就是把地球整合成一个“地球孤岛”,通过数字技术把沉重的石币变成由字节组成的数字货币。可以使用的原则仍然有效。这就是比特币成功的方式。但是,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它的成功流通依赖于纯粹的市场信用,这与强制要求政府信用背书的法定货币有很大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分配机制不同。例如,数字人民币不是通过挖矿诞生的,而是类似于正常的法定货币发行过程。央行统一“印钞”,由指定的经营机构向央行缴纳准备金兑换数字人民币,再投入市场。这个过程比比特币简单多了,看起来应该很容易实现,其实不然:世界上第一个数字法币,委内瑞拉石油公司(Petro,又译为“Petro”)前途黯淡,为什么这是?有一个理论上完全可行的“可以”,但要看实际执行中的“如何”——操作不当、操作不当都会导致失败。02Petrocoin:失去信用就等于失去一切2015年,委内瑞拉法定货币玻利瓦尔贬值到小偷都懒得讨要,国家经济又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玻利瓦尔的崩溃完全是因为当地政府过度发行货币。政府的强制国有化政策导致税收枯竭,生产停滞,全民福祉导致财政支出激增。在双重压力下,政府开始大量涌入玻利瓦尔,直到它变得一文不值。于是,委内瑞拉开始了货币改革,说白了就是对法币进行重组。这种“财政困难——货币发行过多——法币重组”的模式并不少见,但委内瑞拉的做法是大胆创新的:推出数字法币。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加密法币石油币(Petro)诞生。Petro的技术原理与比特币基本相同,只是委内瑞拉政府为其加了一个“锚”——币本位。一单位Petro对应一桶石油的质押。也就是说,任何持有Petro的人都可以兑换委内瑞拉政府的石油,而且随时可以给,没有欺骗。可见,委内瑞拉政府中有高层人士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该国法币机制已经破产的事实,另起炉灶以数字化吸引全球目光,并非常贴心地以石油为本位币——这比美元更难。所谓“石油美元”只能保证欧佩克石油交易可以使用美元,而石油直接对应一桶石油。现在,客官们应该相信Petro的信用吧?不管怎么贬值,我们都抵得上一桶油。但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石油是波动性大的国际商品,经常涨跌互现,不适合作为货币本位制。只是委内瑞拉没有其他合适的选择,硬着头皮也得弄到油。其次,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但产能不足。石油产量一路下滑,难以为继。Petro能否转产石油值得怀疑。此外,委内瑞拉政府“底子”太多,难以取信于民。对前几年的激进政策印象深刻,对“石油换石油”的承诺不服气。再加上委内瑞拉与美国的关系不断恶化,佩特罗一出世就遭到美国的制裁,其信誉更是岌岌可危。换油?那也需要运出石油。如果拿不到油,被美国制裁,得不偿失。▲委内瑞拉政府发行的加密货币petrocoinPetro(图/TuchongCreative),原来在2018年Petro推出时热闹了一阵子,随后迅速沉寂下来。现在还可以通过指定交易所投资Petro,只是交易极其清淡,轻到委内瑞拉政府都懒得提。包括国内强制兑换的部分在内,前后总共发行了不到10亿美元的Petro,对缓解经济危机作用甚微。但是,与大多数追随比特币潮流的数字货币相比,Petro并不是失败。后者基本消失了,Petro好歹还能继续存在,但也很惨淡。可见,法币数字化并不会创造新的信用。法币背后的政府有多少信用决定了数字法币的成功与否,这与数字技术水平无关。至于用一桶油重建本位制,也是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重新开始。给本位币加一桶油,救不了Petro,失去信用也好不了。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电子版,不是Petro那样的新币,所以不可能锚定币本位。能否实现纸质人民币的全部功能,是数字人民币信用的源泉。其中,货币能否正常兑换可能是更为关键的一项。如果数字人民币和纸质人民币存在功能上的差异,那么实际币值很可能会趋于不同,类似于当年外汇券和普通人民币的关系。03Libra:监管顾虑数字人民币此时投入试点,有其深意。对外,如果数字人民币在中国成功取代纸质人民币,那么下一步很可能会打造出以数字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支付体系,这将成为对抗“美元霸权”的利器。从国内来看,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更易于监管。如果成功推广,无疑将对政府的社会治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建设银行版200元数字人民币(图片/网络)习惯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的中国人,对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可能是全球最高的。这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诞生的舆论基础。数字货币比纸币使用更方便、更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宣传深入人心,但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2010年400比特币兑换1美元,2018年1比特币兑换2万美元。持续升值暴露了比特币的一个严重问题:货币不稳定。升值速度比升值快,投机者高兴,但作为货币有硬伤。今天一个鸡蛋卖一元钱,明天卖十个。市场受不了。中本聪将比特币设计成去中心化的,纯粹依靠市场信用来对抗各国法定货币的恶性通货膨胀。没想到,比特币本身成了通货膨胀的工具。这有点讽刺。比特币的暴涨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因素——灰色甚至黑色产业对这种无法追踪的数字加密货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见,当数字货币的“能不能”、“如何”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就是一个问号。有鉴于此,一向持开放态度的Facebook推出了新版数字货币计划,有补丁和升级加PRO:Libra。Libra币的发行机制更加复杂,与世界上现有主要货币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更接近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货币发行机制。小扎的Libra币将由一家“独立、非营利”的Libra币机构运营,该机构有储备金,将储备金存放在各大币种的账户中,与其形成关联。这些机制接近于法币时代之前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发行机制,颇具复古气息。优点是币值稳定,监管节点数量也增加了。然而,洗钱风险无法完全消除。▲Libra的发行机制比较复杂,更接近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货币发行机制(图/图虫创意)Libra一出来,西方国家政府脸色不好,美国政府一个人搞了三审查。政府表达的主要担忧是监管困难使其电子支付系统成为洗钱热线。Libra的支持者认为,这只是政府的借口。美元监管这么严,堵住了洗钱渠道?政府其实是怕这种企业主导的无国界货币冲击法币地位,影响各国政府利用法币垄断发行货币解决财政困难的特权。平心而论,政府对洗钱的担忧并不都是借口,Libra的指控也并非全无根据。这次疫情,美联储一口气赚了2万亿。如果Libra变大,美元贬值的信息会立即显示在汇率上。由此可见,评价一种数字货币好不好,要看谁站在上面,并不是“好用、安全、提高效率”之美。企业货币发行分散意味着监管难度大,洗钱等金融领域犯罪风险增加;政府沿着现有的法定货币机制实现货币数字化,这很可能会加强政府的集资能力——超发货币只是其中之一,对货币使用的全程监控导致“利器相杀”武器”,税收紧缩可能比过度发行货币更危险。04中国率先开启数字法币技术树从Libra币VS各国政府的过程来看,数字货币其实有两个分支:去中心化的非主权货币和强调中央控制的数字法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各有利弊。前者强调限制货币发行权垄断的种种弊端,后者则强调强监管、高效率。▲中国工商银行200元数字人民币(图/网)CBDC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率先开启了数字法币的技术树,这几乎是中国主流环境高度重视的必然结果相信政府的能力。在技??术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新最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最流行的电子支付系统,这无疑在数字货币的普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然而,这种采用的技术障碍不能掉以轻心。风控如“双花问题”(又称“双花问题”,即一笔钱被花两次)、硬件设备的负载能力等,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普及CBDC的压力和风险远高于当初普及ETC,很多教训需要及时吸取。比技术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CBDC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强有力的监管和控制,这实际上加强了政府对货币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设定合理的政府财政吸收水平,如何保证货币发行的高度自律,将决定CBDC的成败、人民币未来的地位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