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布新一代智能计算平台

时间:2023-03-20 20:38:48 科技观察

作为引领世界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创造新的产业和新业态。7月8日至10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打造智能计算中心行业标杆。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发布  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发布研究所和企业,基于科学院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计算平台计算顶层规划和技术方案。定位为国内首个跨模态、普适性的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旨在打造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标杆,提供开放、包容、普适、绿色、高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智能计算产业的发展普及。智能平台解决方案。  平台有四大优势。一是采用开放架构,兼容主流软件应用生态。具有应用广泛、移植灵活、编译开发难度低等特点。能够满足模拟、训练、推理等AI全链条应用需求;三是底层算力基础设施采用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大幅提升单位算力效率,能耗成本降低30%;第四,通过透明的价格模式,为市场提供参考和建设标准,有效避免公共财政资源的浪费。  ”中国科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一大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具备人工智能全链条技术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中科院控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杨建华认为,该平台集成了中科院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科学,具有清晰的实施路径,可为区域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提供标准可复制模板。中科院控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杨建华致辞  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中科院院士苏林表示,“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新基建的引领方向,事关国家发展。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需要前瞻性地从开放、安全、绿色、普惠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重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格局。”平台依托中科院顶层战略规划,集聚算力、算法、数据、软件、人才、应用等资源要素,将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产业升级、智慧政务。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作主旨演讲  据了解,该联盟是由所属科研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型产业组织在中国科学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向中国科学院及相关企业开放。联盟涵盖中科院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用”全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平台,旨在推动应用和规模化发展各类人工智能科研成果,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打造智能计算中心价格标杆  目前,部分智能计算中心价格乱象、虚浮,亟需行业权威算力定价标准规范。  网上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A市建设100P16位算力的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成本为7500万元,同精度的100P算力建设成本在B市2021年将达到4.6亿元,功能相同和相近的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投资相差6.2倍。  “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区分,区域建设方很容易误判算力供给,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说。CCF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当前,我国智能计算中心的发展亟待统筹规划。根据区域产业的具体和实际需求,制定行业标准和价格规范,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针对价格乱象,平台提供算力价格标准方案:综合存储、能耗、开发、定制、数据调度等一系列因素后,代入明确的算法标准,即得出在5P双精度算力(64位)、25P单精度算力(32位)和100P半精度算力(16位)情况下,智能计算的基础设施价格中心大约是1亿到1.5亿。  》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有力推动了算力定价标准建设,为区域智能计算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将有效解决智能计算价格乱、价格虚高问题中心。”张云泉表示,在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等权威机构的推动下,智能计算将树立价格标杆。各大算力供应商和区域算力中心建设者也应共同努力,推动行业透明化、规范化发展,避免在智能计算中心建设中走弯路、浪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