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想问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除了Windows和MacOS,你还用过哪些操作系统??如果上表没有报告偏差,差评君估计看这篇文章的十位朋友中,有八位使用的是MicrosoftWindows。另外1.5个正在使用Apple的MacOS。最后只剩下0.5个可怜的朋友,用的是叫“Linux”的操作系统。可能你以前在网上看过别人对Linux操作系统的分析,也看过新闻里关于国产Linux操作系统的报道。那你一定看到了,在这些帖子下方的评论区,人们不断重复着“垃圾”、“难用”。DeepinOS,号称“最美操作系统”,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尝试国产Linux操作系统,但往往迫于现实条件而不得不放弃。那么,Linux真的很难用吗?如果明天开始Windows和AppleMacOS突然不可用,Linux系统能不能马上跟进取而代之?与其拿枪动手,不如说出来。带着这样的想法,差评君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再见Windows”体验。没想到一开始车就翻了。..两台电脑都打不开。为了尽可能贴合大家真实的电脑使用场景,我想Tony会带来两台最近刚测评过的笔记本。其中一款是去年底推出的,一款基于英特尔最新第十一代处理器的轻薄本。另一款联想YOGAPro13sCarbon▼于今年年初推出。它采用了AMD最新的5800H处理器和带有NvidiaRTX3070显卡的游戏笔记本。华硕天选2▼最新的Intel,最新的AMD,还有最新的Nvidia。..这两台电脑的核心配置可以说涵盖了大部分小伙伴今年买机都会遇到的产品。然后差评君准备了国产“深度操作系统”最新20.1版本的安装U盘。结果插入U盘后,Intel轻薄本开机直接黑屏。..AMD游戏本虽然可以进入开机页面,但是在确认安装选项后会直接卡住整个画面。我来回试了好几次,但最后我还是盯着屏幕上的极光。差评君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国内的深度操作系统仍然使用2019年底发布的5.4版Linux内核,但直到上个月发布的5.11版Linux内核才出现(初步)添加了对Intel、AMD和Nvidia最新硬件的支持。不得不说Linux对硬件的兼容性比较差。不像Windows,拿出一张几年前的安装盘,虽然提示少了一堆驱动,但至少能进系统。这一波,DeepinOS是战争以外的犯罪。面对积木式的Linux生态,差评前脚谈深度,后脚谈Linux内核。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朋友可能会有些疑惑。差评君在这里给大家稍微说说。如果说Windows系统是一个不可拆卸的成品玩具,那么Linux就是一个可以随意拼装的大型乐高积木。为了让电脑顺利开机,我们需要自己寻找合适的开机程序。为了让电脑能够显示图像,我们需要自己安装桌面环境。为了让电脑顺利上网,我们需要打上网络栈相关的补丁和驱动。Linux内核只是灵魂的容器和纽带,负责容纳上述各种操作。说白了,不像Windows和MacOS什么都给你,Linux更倾向于只给你一个饼胚(Linux内核),让你自己往上面抹东西。你怎么画它完全取决于你。有点像模块化的手机▼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Linux才可以被大家圆圆压扁,扭成各种形状:比如可以只有6MB,然后安装到路由器里携带我们的Wi-Fi流量。也可以小到211MB,然后安装在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中,成为容器服务的接口。同时,它还可以与我们常见的CPU和显卡驱动集成,整合桌面环境,变成一个2-3GB的“桌面操作系统”,普通人都可以下载安装。我们前面提到的国产系统DeepinOS是最后一个,也是离我们最近的Linux系统。除了DeepinOS,Debian系列的Ubuntu(乌班图)和RHEL系列的Fedora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ArchLinux和Gentoo等在极客中很受欢迎。但是,这些集成了各种功能的“桌面发行版”或多或少会滞后于某些组件的更新,从而导致对新硬件的支持速度较慢。比如我这次遇到的,今年的这批笔记本在看到DeepinOS后全部变成了“废铁”。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无解:因为按照Linux系统的本质就是堆砌块的逻辑,我只需要将DeepinOS自带的引导组件换成最新版本,打包一个最新版本的内核,然后旁加载最新版本的图形驱动程序。..大概率可以正常进入系统。可是,我只想吃一块蛋糕,却得先学会做蛋糕?虽然DIY精神一直为Linux玩家所推崇,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段时间用煎熬来形容过程更为贴切。打字有困难?所以在动手deepinOS安装镜像之前,我决定看看其他几个常见的Linux桌面发行版能否在今年的新电脑上流畅运行。如果现成的发行版有效,我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幸运的是,Ubuntu很有竞争力。最新版本的Ubuntu20.10可以在Intel轻薄本上流畅运行(虽然有一些小问题)。其他版本基本上都坏了。由于差评手头没有其他电脑,既然能用Ubuntu,我就从deepinOS换成Ubuntu,后续的体验。Ubuntu是国外老牌的Linux桌面系统发行版。与深度操作系统一样,它基于基于Debian的Linux内核。也有关系。不同于安装深度操作系统,电脑不能先开机,而安装Ubuntu需要解决打字问题。问题出在输入法上。Ubuntu内置的“iBus智能拼音”输入法800年没有更新,用户体验极差。不过界面还是蛮新鲜的▼于是尝试安装了搜狗拼音输入法。结果搜狗的小伙伴口口声声说要支持linux生态,但是版本更新是三天打鱼两天发帖。每隔几个月甚至几年进行一次更新。导致目前不支持差评者使用的Ubuntu20.10版本。(基本依赖链完全断掉)所以如果没有硬件支持这种东西,差评君还是建议大家尝试使用国产Linux桌面系统。毕竟搜狗已经提前给你安装好了,打字不会太痛苦。其实有很多软件可以使用。按照我之前的理解,Linux应该是普通人的软件沙漠。乍一看是真的。比如文档处理有WPS,没有MicrosoftOffice。浏览器有原来的Firefox和Chrome,却没有大多数人熟悉的搜狗和360。我找到了一个我们平时写文章用的GIF图片制作工具。可惜不能压缩大小,也没用。..GIFINE▼没想到的是,百度网盘竟然有Linux版的客户端,几乎和Mac版一样齐全,还是挺让人意外的。不过,这样的下载速度并不奇怪。..至于我要的图片,Photoshop只有Windows和Mac版本;下图,迅雷只有Windows和Mac版本。至于国民聊天工具微信,只开发了Windows和Mac版本的客户端。什么,你说用网页版?得了吧,又不是不知道微信网页版是怎么回事。..不过话说回来,毕竟Linux的桌面市场份额差是摆在那里的,指望厂商适配所有的软件显然不现实。所以Linux社区的老哥们其实一直在努力通过翻译Windows程序来自救。(苹果说的很好)通过这个WINE项目,尝试在Windows上运行一些exe程序,发现Edge浏览器无法运行,微信无法打字,很多程序提示缺少dll。原因是WINE项目完美继承了Linux那一套积木的坏脾气。它只提供一个基本的Windows程序翻译模块,不提供程序正常运行所需的任何库、字体等组件。幸运的是,国内的深度操作系统维护了一套常用Windows软件的适配库。安装微信等常用软件时,会自动安装所需的库和字体。而且这个深度修改的WINE项目是社区兄弟从DeepinOS移植过来的,在Ubuntu中也可以使用。换上深度操作系统和社区爱好者共同维护的深度酒套装后,我在电脑上成功安装了QQ、微信、腾讯会议、钉钉和QQ音乐。而且基本可以用。比如腾讯会议在登录界面无法显示文字,但其他功能正常。微信3.0版本运行不正常,2.8版本运行完美。差评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份可供个人测试的可用软件列表。有兴趣亲身体验Linux的朋友可以稍后参考~甚至可以玩游戏。说实话,我们肯定不会用电脑来办公,娱乐需求肯定也占了那么十亿点的权重。但是PC游戏完全是为Windows系统保留的,苹果来了就不行了。不过近两年,在我们前面提到的WINE项目的帮助下,游戏平台Steam开发了一套Windows游戏的翻译工具,取名为Proton。只要在Linux版的Steam客户端中启用该组件,我们就可以在Windows上下载游戏。在测试了一些游戏之后,我认为。..这种体验与在Windows上基本相同。要知道,这是一款只有英特尔显卡的笔记本,却可以流畅运行GTA5。在无人深空中运行流畅。也能顺利跑刀~~Tower2.并且支持手柄输入。..然而,由于翻译并没有模拟完整的Windows环境,因此内置反作弊组件的游戏将根本无法运行。比如吃鸡、彩柳、战争机器5、国服LOL。..卡在系统注入驱动的环节▼差评在运行一些游戏的时候出现了贴图bug。但是由于这台电脑使用的是Intel的Xe核显,所以很难说是显卡驱动的问题还是质子翻译器的问题。在国外用Linux玩游戏的朋友们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叫ProtonDB,收集“哪些游戏可以在Linux上运行”。从大家的测试结果来看,《赛博朋克2077》、《大表哥2》、《死亡搁浅》等大作都是网友测试可玩的。如果你好奇安装Linux后哪些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不能玩,不妨去这个网站看看。失去了起跑线之后,想要追上就更难了。多年来,一直有朋友抱怨为什么Windows以外的操作系统很难改进。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不得不这么想:微软在1985年发布了Windows1.0,当时中国还是使用纯DOS。而老赖的Linux系统还没有诞生。早起的鸟儿效应在手,这波Windows要是不能stud,那就要出问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软Windows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一两年前,Linux几乎不能运行任何游戏,界面混乱和崩溃是家常便饭。但在这位差评君的体验中,除了不能完美支持最新的硬件让人有点沮丧之外,Linux本身的桌面环境已经不再寒酸了。微信、QQ、PTU、WPS、打游戏。..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已经不等于我们过去常说的“难用系统”了。即使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也不打算将这台计算机重新安装到Windows。毕竟我也很好奇Linux系统再过一段时间会是什么样子。多说几句:1.有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国产的一个系统叫“统一操作系统”(UOS),这也是最近国内正在推广的一个操作系统。差评恰好有一些体制内的朋友,他们单位已经配备了预装UOS的电脑,所以差评就去玩玩了。其实,所谓的UOS可以看作是DeepinOS的翻新,其背后是Deepin团队的参与。不过与DeepinOS不同的是,它锁定了大部分功能,只保留了上网、处理文档等最基本的功能。差评君是觉得这个分离出来的UOS以后可能在相关部门起到一定的信息保密作用,所以跟我们普通用户关系不大。2、可能有朋友认为deepinOS的底层是在国外的Debian发行版的基础上修改的,不配称为独立的操作系统。这种想法其实是片面的。以我们后面测试的Ubuntu为例,它其实是基于Debian修改的。但这并不妨碍Ubuntu成为全世界非常成功和受人尊敬的操作系统。再来说说Linux内核在国产系统中的使用——从零开始写一个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可能。据我所知,这是国内一些计算机院校的最终设计。但编写一个系统很容易,但要使其在各种硬件配置上流畅运行却异常困难。更不用说为这个系统开发一个涵盖系统方方面面的软件生态系统。负面评论者认为,在基础设施、国防设施等硬件规格相对统一固定的场景下,发展完全自研的软硬件生态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我们的民用消费品来说,既然有捷径可走,何必走远路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什么可耻的,重新发明轮子真的很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