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和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2018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持续关注我国数据中心发展,就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算力高效调度、东西部供需对接等提出建议、网络优化升级、数据安全保护。代表们普遍提到,数据中心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层面,要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国家层面统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经办提案的国家发改委深入研究论证,及时将有关提案转化为政策工具,全力推动我国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结果。目前,国家数据中心顶层布局已经完成,“东数字西计算”工程顺利启动。顶层布局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强算力统筹规划和智能调度,建设一批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10E级超算中心。全国人大代表暖文认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相关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就当前数据产业发展而言,整体布局有待优化。文文表示,近年来,数据中心建设虽然步入快车道,但总量规模激增的背后,难以掩盖个别数据中心规模较小、布局相对单一的事实。比较分散。规模受限后,后期扩容不易,造成布局零散、迁移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空间距离带来的时延限制了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随着东部海域风能、氢能、潮汐能、LNG接收站等新能源的发展,沿海地区可借助新能源优势,带动数据产业发展。对此,闻文建议,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体系顶层建设,充分依托长三角沿海地区能源供应丰富、气候适宜的优势,充分考虑长三角地区对低时延高质量数据的爆发性需求。全区加快建设一批“高产高效”超大型数据中心,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近年来逐步得到落实。目前,国家数据中心顶层布局已经完成。2020年12月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和实施《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基本完成国家融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布局。“东算西算”工程顺利启动实施。2021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计算。全国电网枢纽节点,加快实施“东算西算”工程。所谓“东算西算”项目,就是将东部地区的非实时算力需求和大量的生产生活数据,转移到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进行存储、计算和反馈。.全国人大代表霍涛在调研中发现,在“从东往西数”方面,存在西热东冷的现象,东方的合作意愿不强。不强。立足本地,建设数据中心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此外,东部地区需求外溢不明显,多数企业仍处于观望阶段。”霍涛了解到的情况,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批复,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澳门大湾区、成渝地区、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并规划建设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供需优化、绿色集约化和互联互通。随着“东算西算”工程的全面推进,相关领域迎来了发展机遇。截至目前,在全国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中,已有60多个新数据中心项目开工,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个标准机架,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6倍,投资总体呈现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态势。着力推进配套资源协同发展,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创新整合新能源供应,降低能源消耗;加强运维,打造全数据产业链;着力打破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加大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代表们就数据中心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办理建议相关负责人感到,推动国家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数据中心工作,需要加强系统思维,从过去注重单个数据中心建设,转向数据中心与网络、能源、能源等配套资源协同发展。和气候,同时系统布局数据中心和云算力服务,数据元流通、大数据应用、网络和数据安全等产业环节协同发展,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发展路径是以整体方式设计。”负责人说。对于代表们关心的数据中心方面的新问题、新建议,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做好研究,及时转化为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建设我国数据中心,全面赋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能力的。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加强网络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开通东西部数据直达通道,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提高网络传输质量。加强能源布局联动。加强数据中心与电网一体化设计,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支持技术创新集成。推进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支撑和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增长和生态。推动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集聚,支持西部算力枢纽围绕数据中心发展数据处理、数据清洗、数据内容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