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如果我们派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去参加高考,它能得多少分?清华北大呢?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在当前的高考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科目组合。首选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在选修科目上,我们根据机器人擅长的知识和计算特点,帮助机器人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作为选修科目。让我们来看看机器人在测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它可能得到的分数。一、数学我们先来看高考中最难的一门课——数学。数学题型里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估计对机器人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考前已经过了很多遍的深度。在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点之后,机器人在面对这些简单的知识点测试时出错的可能性很小,有可能以满分结束。难度较大的应该是证明题、答案题等需要复杂推理和计算的题型。为了解决一个复杂的计算问题,机器人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因为题目是用人类的自然语言写的,不是计算机熟悉的编程语言,所以他必须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分析模块(NLP)来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掌握本题的已知条件和需要回答的目标。第二步,理解问题后,需要根据所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模型库来回答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它会不断尝试使用不同的问题解决模型,直到得到答案。当然,如果它在一定时间后没有回答出问题,它就会放弃这道题,这和人们的考试习惯是一样的。第三步,机器人回答完问题后,需要将其回答步骤翻译成阅卷老师听得懂的自然语言,然后写在试卷上。事实上,机器人挑战高考数学试卷,其实发生在2018年。当时,学霸君的艾达姆教育机器人模拟了一场高考数学考试,有6名高考状元。用的试卷是2017年高考的真数学试卷,当时的考试成绩有些出人意料。Aidam考了134分,而几位高考状元的平均分是135分,也就是说分数相差无几,但Aidam只用了9分47秒就答完了整份试卷。时间和速度都比人快得多。后来经过分析,其实机器人在答题的时候最丢分的地方是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人类的自然语言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有些问题有一些常识性的隐藏条件,机器人很难理解。它。对于知识型题和计算推理题,机器人的得分率非常高。因为他有实考经验,我们根据他的实考成绩,扣掉了他数学科目的16分。2.汉语汉语考试实际上是对自然语言理解和应用的考核。在过去的十年中,计算机在处理自然语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自然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比较高,还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所以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方面并不是特别强大。我们预计计算机在语言测试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阅读理解和写作。在阅读理解方面,前面说过,主要是人的自然语言表达在字面意思下隐藏了很多常识,同时也会有很多上下文的上下文联系。这些机器人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预计它会在现代汉语阅读和古代汉语阅读部分的70分之间减掉30分。对于作文部分,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一些媒体和记者已经开始用电脑来写文章了。所以,其实计算机的基本写作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如果你给它合适的材料,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你写出一篇结构合理、用词准确甚至文笔生动的文章。如果只是需要把一件事描述清楚,这样的文章就够了。但是,对于高考作文的考核还有更高的要求。高考作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文需要体现考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对社会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验,甚至是对内心复杂情绪的描写。显然,机器人终究不是人,它没有自己的情感,更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它的思维是创新的,那么创新的程度和方式也是由人决定的。预先设计和计划。它很难清楚地表达人类错综复杂的情感。因此,它写出的文章将成为一篇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文章,远远达不到打动别人的目的。写作满分为60分。考虑到以上原因,我们按估算扣了20分作文,这样语文课就少了50分。3.英文英文和中文很相似,但就语言本身而言,英文没有中文复杂。另外,现在计算机的语音识别能力非常强。听力满分有望,作文总分只有35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预计机器人会下降30分。4.物理物理课程的特点与数学有些相似。机器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主题理解的准确性。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物理考试中经常有1-2题需要非常创新的解题方式。1分,考虑到物理只有满分100分,我们预计机器人会减10分。5、化学和生物化学、生物两门课程知识面相对比较多。这种课程是机器人最擅长的类型,题目一般都比较严谨。理解错误的概率没有那么高。机器人每门课程预计扣5分。最后,我们来看看机器人的总成绩。满分750分,以上每门课一共丢了116分。因此,根据我们的主观估计,机器人的总分是634分。如果机器人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它能上什么学校?大家看一下,2021年广东省清华北大的最低分数线是683分,所以机器人考上清华北大肯定是没有办法的。与他的成绩比较接近的学校是中山大学,分数线为632分。结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以机器人目前的水平,按照我们不严谨的估计,如果它参加高考,大概可以考上第二梯队的名校。当然,人工智能技术仍在发展。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能够考入国内一流的学校,让一大批高智商的机器人为人类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