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该研究公司盘点了9大人工智能领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法律措施

时间:2023-03-19 22:33:20 科技观察

全球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新浪潮带来的各种新挑战。研究公司Cognilytica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Worldwide AI Laws and Regulations(全球AI法律法规)》的报告,探讨了世界各国在九大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采取的最新法律和监管举措。报告主要分析新兴的法律和监管问题,如人脸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应用、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和发展、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隐私问题、对话系统和聊天机器人带来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人身和财产威胁应用程序。.此外,自主武器系统(LAWS)、人工智能伦理和偏见问题、人工智能支持的决策、恶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可能性和方法、人工智能系统的创建和交互等问题也得到了充分讨论在法律层面。人工智能法律现状调查目前,多数国家政府对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仍持“观望”态度。与以往的任何技术浪潮一样,很难预测人工智能技术将如何被使用或滥用。事实上,驾驶时是否可以使用手机这个问题已经耗费了立法机关多年的时间。这是因为第一批立法者必须首先了解技术的使用方式和正常的驾驶习惯,然后才能提出有意义的法律条款来约束和规范技术的使用方式。AI技术在这方面的挑战显然更加艰巨。对于立法机关来说,现在判断这项技术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影响还为时过早。▲图片:国家和地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图片来源/研究公司Cognilytica国家和地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欧盟在提议和制定新规则和法律方面最为积极,目前已针对9个AI应用方向其中7项拟议计划或颁布的正式条例;而美国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一直保持着相对宽松的监管态度。无人驾驶汽车正逐渐走上公共道路,政府和立法机构必须尽快研究这一新元素如何适应原有的交通法规或交通参与者固有的出行习惯。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将长期伴随人类驾驶员出行,很可能带来巨大的隐患,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报告提到,目前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行驶”的宽松法律,另有8个国家和地区正处于无人驾驶汽车立法阶段。比利时、爱沙尼亚、德国、芬兰、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地区均出台了“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法律。法国在这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雄心,希望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发挥标杆作用。此外,美国等国家的中央或联邦政府已经开始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规范,允许各州、自治区、省或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监管制度。人工智能的各个细分领域成为监管工作的新重点。在人工智能立法方面,关于“如何使用数据”的讨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显然,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涉及数据的法律将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人工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发展。据报告统计,目前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止在未经客户事先同意或配合其他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交换和共享客户数据”的法律。欧盟早在2018年就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欧盟成员国有义务对数据隐私保护和使用方式采取严格的监管方式”。报告中提到,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都必须遵守GDPR要求。此外,英国、巴西和美国各州也制定了各自的限制性数据隐私法规,美国也开始制定联邦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预计未来几年,更多国家/地区将出台“数据使用规范”的法律规定,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最终规范。尽管“人工智能的伦理保护和负责任的使用”一直是热门话题,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针对“人工智能的伦理使用”或“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和开发中的偏见”制定法律法规。好消息是,欧盟、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德国正在积极讨论此类法规,并且围绕该主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终,时间将证明各国是选择让政府正式介入监管,还是让公司自行监管。此外,对于“恶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也暂时没有立法或监管,但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等待领导者的行动。只要第一个法案出台,后续的讨论和监管尝试就会很快跟进。有趣的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担心“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武器”可能带来的威胁。十三个国家讨论了限制使用LAWS的问题,比利时通过了“禁止开发或使用LAWS”的立法。人工智能监管的未来走向何方?就目前情况而言,建议的指导方针远远多于实际的法律。然而,在未来几年,我们预计监管措施将逐渐渗透到各种人工智能应用中。各国将被迫更新其法律,以应对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模型的推出而出现的挑战。此外,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将在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得不决定“机器人是否访问客户数据(特别是个人数据和敏感数据,包括银行账户或健康记录等)”制定法律规范。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的采用速度没有放缓的迹象,政府必须密切关注这一点。相信在未来几年,人工智能领域将真正有法可依。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