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华为解读流量经营:用户级控制成运营商胜负手

时间:2023-03-19 21:23:57 科技观察

undefined研究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3年,网络流量每年都会翻一番,到2013年网络流量有望增长到2008年的50-60倍,但数据业务流量已经消耗了总流量的95%,但给运营商带来的收益却不足50%。流量的几何增长和收入的线性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新兴服务的边际收入正在快速下降。据有关机构测算,全球运营商平均每GB产生的收入从5600美元下降到11美元,即每MB收入仅为0.01美元。中国市场的情况更为严峻。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高于移动语音流量,但移动数据流量收入不到移动语音收入的十分之一。面对只增加移动数据业务却不增加收入的困境,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与控制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问题。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当前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已经正式进入流量管理时代。新时代,交通管理该如何定义?在马宁看来,“流量经营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重新设计电信企业的运营结构,提升数据流量的价值和收入,从而支撑上述运营商的三大转型。”流量管理就是要将电信管道中的流量与客户的消费需求进行最高效、最精准的匹配,进而为终端用户带来最佳的服务体验,同时让运营商获得高效的商业效益。“马宁进一步表示,“通过帮助运营商做好流量管理,可以实现两个好处:一是增加运营商管道中的流量,用户使用的流量越来越多;二是增加各家的综合收益。兆数据流量的提升。体现在运营商的各项指标上,就是提高移动宽带用户的普及率,提高每个用户的数据流量使用量,提高每兆综合收益。”领先国外:已进入正反馈圈流量管理时代的到来确实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带宽和网速的不断提升,用户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这也为运营商的流量管理奠定了基础。首先,用户普遍对当前的流量消耗还抱有恐惧和警惕。他们对消耗的流量不是很清楚,担心会不会收费过高。他们希望运营商能够提供更加实时、准确、透明的消费方式和交通提醒;同时,用户普遍希望运营商能够提供相对基础的带宽保障,尤其是高端用户愿意为更好的服务体验和网络质量额外付费。用户对数据使用的新需求,使得运营商的数据管理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放眼全球,不少海外运营商已经在流量经营方面百花齐放,形成了多种流量经营模式。马宁总结说,目前国外运营商在流量经营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沃达丰为代表,流量经营的核心是着力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用户体验提升,体现沃达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力;第二类以俄罗斯Megafon为代表,主打精细化运营,集业务流量、用户、带宽、位置、时间于一体。协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益;第三类以日本的KDDI为代表。核心是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整合应用程序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来创建新的电子渠道,鼓励更多的应用程序放置在网络上以刺激流量增长。马宁介绍,在运营商的众多流量管理案例中,典型的成功案例是俄罗斯运营商Megafon。由于Megafon意识到语音业务将逐渐饱和,移动宽带业务是支撑未来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力量。因此,Megafon将移动宽带定位为公司层面的战略,并推出了一系列业务创新举措:2007年,Megafon率先在俄罗斯获得3G牌照,并于当年推出3G商用服务;2008年,Megafon开始采用VGS系统构建移动实时数据计费能力;2009年,Megafon构建了基于内容的数据流量计费,并推出了一些新的流量套餐;2010年,Megafon推出更多移动宽带增值业务套餐,数据流量和用户数快速增长,并启动LTEPilot;2011年推出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有了流量基础,如何将流量转化为收入?Megafon认为,做好移动宽带流量管理是关键,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刺激用户流量消费,推出无限上网套餐、热点应用流量套餐、假日郊区套餐等;同时,保障高价值用户服务流量优先和网络合理使用,如付费流量优于无限流量、无限上网流量限速、P2P流量限流控制、按时间计费等。通过这些,Megafon的2010年移动数据收入增长84%,占总收入增长的34%;2011年,Megafon的移动数据收入增长了50%,占总收入增长的37%,是公司全年的收入增长。贡献业务并取得Megafon在俄罗斯移动数据市场的Top1地位。2010年,Megafon的移动用户数增长了47%,成为俄罗斯第二大移动运营商。2011年,用户增长继续领跑MTS。可以看出,欧美发达地区的运营商已经进入了流量拉动收入、收入拉动流量的积极态势。到反馈回路。国内问题:粗放的商业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在国外运营商在流量管理上下功夫的同时,国内运营商也非常重视。马宁指出,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共同点是都非常重视流量管理,但网络状况不同,因此中国运营商正在提升网络可见性、可控性和用户洞察能力。放在刺激用户流量增长上。其中,中国联通获得了较好的3G牌照,正处于积极拉动流量增长阶段;而中国移动现在正在整合TD-SCDMA和GSM\TD-LTE\WLAN四网,通过四网融合。重视用户流量;中国电信类似于中国联通。但现阶段,国内运营商在流量管理上取得了不同的成绩。依托WCDMA制式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智能终端支持,中国联通流量绝对值一直遥遥领先。38M落后了。为了扭转流量经营发展的落差,中国移动下大力气抢流量。例如,中国移动某省公司的GSMG3用户每月可享受省内500M免费3G流量,但用户只能在使用TD网络上网时享受此优惠。如果在2G网络中产生的流量会继续按照正常收费。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500M月流量免费与3G上网免费无异,但这也让中国移动的3G业务仍处于收入不断增长的状态。对此,马宁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种粗放的流量管理模式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利于中国移动整个四网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