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大会以“数字创新,产业共进”为主题,聚焦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蓝图展示了腾讯的最新研究成果、战略规划、前沿技术、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30日上午的“工业互联网峰会”上,腾讯副总裁、腾讯安全总裁丁科发表主题演讲。丁克表示,安全共生是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最佳路径。“共生”理念可以降低企业在波动周期中的风险,在增长周期中抓住机遇,帮助企业“逆境增肌”,为未来储备企业经营所需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丁克指出,要实现“安全共生”,首先要实现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共生。企业应充分考虑安全人才、技术和产品储备,应用覆盖全场景、全链路的安全服务;二是实现安全与企业发展共生,打破企业部门壁垒,构建面向未来的安全“免疫系统”。三是通过多方共建,实现安防与产业生态的共生,充分发挥安防厂商“专家”和生态厂商“专家”的角色分工,提升安防生态的精耕细作和贴身服务能力。.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农业、制造、交通、物流、零售,每个行业都需要通过数字化来提高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丁克表示,作为“背靠背”的战友,腾讯安全希望与广大生态伙伴携手共存、共建、共进,提供强大的弹性服务和安全保障。为千行百业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以下为演讲实录。大家好,我是丁可。很高兴在一年一度的数字生态大会上与大家再次见面。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数字现实创新,产业共进”。结合这个主题,与大家分享安防在数实融合新阶段的作用和价值。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和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变化和冲击。数字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缓冲,为万千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建立了新模式。同时,我很欣慰地看到,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和安全投入的加大,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得到显着提升。在许多数字化程度高的领域,安全人才、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建设等都有着良好的基础。下一阶段,安全投入的目标也将进一步升级,从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发展效益转变。面向未来的数字共生安全体系。以目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做个类比。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初期,出现了很多“油改电”的过渡方案。在燃油车生产平台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不仅无法带来流畅的智能体验,反而会放大安全性。风险,失去市场机会。造车新势力的迅速崛起,正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智能化集成产品开发,采用原创的产品设计理念,兼顾智能、环保和安全,最终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青睐。“共生”理念可以降低企业在震荡周期中的风险,在成长周期中抓住机遇,即“逆境增肌”,为未来企业经营储备所需的灵活性和抗压能力。安全共生是实现企业稳健长远发展的基础和最佳路径。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还需要以共生理念做好安全建设。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层次,夯实安全底盘,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安全、产品、服务的共生。安全是工业数字化的基础,是企业稳定运营的基础,是产品持久竞争力的保障。一方面,基础要扎实,才能打造安全团队和安全体系;另一方面,要选择易用、有竞争力的安全产品,选择全场景、全链路的安全服务。企业数字化渗透率越高,对安全产品和服务体验的要求就越高。20年来,腾讯打造了众多“国民级”产品,在服务大量业务场景和用户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安全能力。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我们封装了这些腾讯级的安全能力,巩固了自研能力,推出了满足各行业需求的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家办公、远程协作为企业运营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放大了安全风险;两天时间,我们将iOA产品扩展到8大业务渠道,支持全网数万员工、10万余台终端,满足各类办公需求。面对疫情的影响,企业在混合办公场景下的痛点非常相似。iOA产品受到泛互联网、金融、政务、教育等十余个行业数百家企业客户的欢迎。截至今年5月,腾讯iOA已成为国内首个部署超百万终端的零信任产品。以企业出海场景为例,腾讯的很多业务都经历了出海的全过程。面对海外市场的合规环境,适应全球业务对更低时延、更强算力、更高安全性的复杂需求,积累了关键经验和能力。针对海外企业痛点,推出边缘安全加速平台EdgeOne。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和极简理念,为客户提供安全防护、性能加速及相关技术支持的一站式服务。第二个层次是打破企业部门壁垒,构建面向未来的安全“免疫系统”,实现安全与企业发展共生。安全建设是企业的头等工程,是企业发展的底线和天花板。这个观点我分享过很多次,也是业界的普遍共识。安全建设不能只面向“现在”查缺补漏。还要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构建“内生免疫系统”,打通企业软硬件底层,跨部门壁垒和供应链。例如,经历疫情后,小程序、混合办公等诸多数字化工具将成为常态,创造新的安全需求;黑灰产品对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会产生更多的威胁和破坏力。大的。与大家分享在实战中发现的两个新动向。首先是供应链安全。近年来爆发的多起大规模破坏事件,都是由于大型机构数字系统的薄弱环节被攻破,造成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需要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和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必须高度重视。二是发展保障。今年java反射漏洞备受关注,影响一直都在。企业应逐步使用安全编码技术和开发工具,更多使用自动化编排技术,将安全融入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从更长期来看,无论是数据全球化还是全真互联,传统数据存储和流通的固有模式都将被打破,传统网络安全的“战场”将很快消失。我们从企业客户的业务角度切入,既有面向云的全链路、云原生安全产品矩阵,也有面向行业的专属解决方案,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端到端””安全防御体系,帮助客户更好地拥抱数字化。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多方共建,实现安全与产业生态的共生。安全共生应该是产业与生态的同频共振。近年来,客户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复杂和深入。前期,安全行业向客户交付了很多标准化产品,解决了一些行业普遍存在的安全痛点;下一阶段,安防建设需要“精耕细作”,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求,提供配套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安全共建的思路应该是“专家+专家”的新型合作模式。安全企业作为“专家”,对安全产品进行打磨和完善,从专业的安全角度拆解特定客户需求,以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工具,以服务为交付接口,实现安全服务场景。深耕各行业的生态伙伴,可以为行业提供贴身服务,成为客户信赖的“专家”。不仅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配置最优的安全解决方案,还针对客户的动态需求和长远发展部署前瞻性的服务体系。以电网企业客户为例,电力系统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安全风险持续居高不下。我们与上海物盾合作,满足电网行业和供应链安全一致的客户需求,实现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互补,有效提升了电网行业安全产品的部署效率和服务效果。类似的生态伙伴还有很多。SoC飞络等合作伙伴,iOA的合作伙伴工启网络、MeritTechnology,携手腾讯安全,为千行百业提供“专家+专家”的安全生态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我把这个生态观概括为四个关键词——“靠谱、值得信赖、服务强、响应快”。其中,前两个关键词主要依托于腾讯安全这一核心竞争力,后两个是我们与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对所有客户的承诺。为数以万计的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确实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作为“背靠背”的战友,我们希望与所有生态伙伴携手共存、共建、共进,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弹性服务和安全保障,并以卓越的安防产品赢得全球客户的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