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欧米克龙带来的新一波疫情,导致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活动大规模中断。苹果的许多主要供应商已经停止工作。对苹果来说,上海和昆山的多家重点供应商已经停产。4月12日,大型组装商和硕表示已关闭其在上海和昆山的两家工厂。而这里也是和硕唯一的iPhone生产基地,其产能约占全球的20%至30%。主要负责MacBook制造的广达在4月初停止了其上海松江工厂的生产。作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供应商,广达约20%的总产能位于上海。除了上海,苹果在江苏还有一大批供应商,比如富士康、纬创旗下的立讯精密。两地加起来一共是几十家公司。其中,规模相对较小的立讯精密,其唯一的组装厂位于江苏昆山。但据了解,工厂仍在闭环管理和严格的新冠防疫措施下运作。主要iPad制造商仁宝电子也关闭了其在昆山的工厂。除苹果外,其他大厂的数十家供应商也表示,自4月2日起暂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业务。其中包括联通、南亚PCB这两家重要的PCB大厂,以及Dell和BizLink的主要供应商。特斯拉。据称,中国台湾有161家企业在上海和昆山停产。持续时间可能超过17天。业内知名“苹果吹哨人”、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上海和昆山全面恢复生产可能要等到4月底或5月初。不过,就目前而言,和硕停产对苹果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但从长远来看,持续的中断可能会损害供应链的弹性和消费者信心。作为最大的iPhone供应商,富士康暂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可以部分填补近期的供应缺口。假设富士康能维持正常运营,和硕就能逐步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停产对iPhone供应的影响将是短期和有限的。虽然很难预测未来的封锁变化,但苹果拥有最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并且与中国官方关系良好,因此郭明錤认为苹果可以将封锁对供应的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封锁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消费者信心的进一步负面影响就越深,并且可能不利于2H22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苹果产品)的出货量。iPhone13已经在印度开始生产,Pro系列还在中国。不过,疫情的不确定性并没有阻止苹果扩大生产。4月11日,路透社称,苹果将在印度生产iPhone13,并计划启动iPad生产线。负责的工厂属于富士康,位于泰米尔纳德邦南部的Sriperumbudur镇。也有网友晒出了包装盒的对比图。从“原产国”一栏可以清楚的看出,图片上方的是印度产的。这也是继2017年iPhoneSE之后,苹果在印度生产的第四款iPhone。在此期间,苹果还通过富士康和纬创生产了iPhoneXR和iPhone11机型。不过,目前的Pro系列仍由位于中国的代工工厂组装。郭说,尽管苹果及其合作伙伴努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中国仍然是主要的制造中心。“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然是苹果最重要的生产基地。”Appl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开始在印度为我们的本地客户生产iPhone13,它具有精美的设计、先进的A摄像头系统,可捕捉令人惊叹的照片和视频,以及A15仿生芯片的惊人性能。”由此看来,这些iPhone应该主要针对印度本土市场,不太可能用于出口,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去年为苹果贡献了约4%的市场份额,苹果成为印度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之一对上海半导体产业影响巨大上海集中了众多半导体企业,临港、张江、漕河泾、松江、闵行紫竹等都有规模化的芯片产业区,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706.56亿元,同比增长17.65%,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根据规划,到2025年,浦东集成电路产业链销售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1、上海及周边地区整个芯片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4月4日,中国十大半导体封测企业之一的上海安靠封测公司出现多人确诊、多个部门停摆。据悉,Amkor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约有5400名员工,3000多名员工在厂区内执行生产任务。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崔盛林表示:一旦我们停下来,整个世界的产业链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希望在疫情控制好的情况下,能够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在核心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助力中国上海乃至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正常运转短缺。除了Ankor,英业达的上海工厂也停产至4月1日。停产期间,捷克和墨西哥工厂将支持出货。4月1日之后,英业达上海工厂是否会继续停产,暂无后续消息。英业达上海工厂主要生产服务器和智能设备。位于松江区的台积电厂区,对厂房、宿舍实行“两点一线”闭环管理。通常,该公司拥有约2,400名员工。目前,公司约有70%的员工在家办公。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环旭电子有限公司三个工厂立即采购了睡袋、睡垫、洗漱用品、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对工厂进行封闭管理。中芯国际此前表示,旗下上海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实行封闭式管理,将维持正常生产。中芯国际在上海的12英寸晶圆厂是其最先进的FinFET工艺晶圆厂,同时生产14nm和改进的12nm工艺,设计产能为3.5万片/月。华虹半导体也曾表示不会中断生产。为此,已召回必要人员返回公司宿舍,采取只进不出的封闭式管理,确保线上作业。硅片制造商上海新升半导体也于3月28日凌晨组织协调近400人进入公司位于浦东临港的公租房内。工厂开始封闭式管理,确保工厂持续生产。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领先制造商上海盛美相关人士透露,“公司主动在张江园区安排研发、管理部门同事居家办公,川沙工厂实行24小时封闭生产。配合政府防疫工作,保障员工安全。日常生活。因此,公司的生产活动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合景上海工厂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主要从事半导体硅外延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其他半导体硅材料加工服务。公司表示,封城期间,员工只能进不能出,吃住都在厂区内。目前,上海工厂拥有员工约300至400人。人员安排和生产不会受到影响,但出货可能会受到影响。功率半导体公司尼西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紧急采购了1000多个睡袋和床上用品,实现了98%的出勤率,出勤率达到75%。苹果笔记本电脑背光键盘导光板供应商茂林光电28日代表子公司上海祥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将于3月28日至3月31日停工。根据当地政府政策。目前暂无复工后续消息。此外,手机芯片厂商紫光展锐、CIS公司格科微、内存接口芯片厂商澜起科技、EDA新华章等上海多家半导体设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了防疫工作。与相关政策。绝大多数员工居家办公,积极配合筛查工作。昆山、苏锡昌、日本等地也受到波及。除了上海,长三角的产业也受到新冠变异毒株疫情的冲击。昆山芯片及半导体材料厂商:新兴宣布其昆山子公司将暂时停产,其中主要生产PCB和HDI的子公司昆山鼎鑫,以及主要生产柔性板的子公司新兴同泰,约占20%其生产能力。~25%。台电公告,昆山子公司暂时停工,预计产能占比约30~40%。南电公告称,昆山工厂将实行闭环管理,不会影响公司运营。其产能预计占40%左右,主要生产PCB和BT载板。达能宣布将根据政府政策实施轮岗调整。预计昆山产能占比约60-65%。南子电表示,昆山工厂将于4月6日至4月8日暂时停工,目前暂无后续消息。上游设备厂亚泰金属表示,将配合当地政府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整产能,在家办公。不仅如此,苏锡昌等地围绕电子产品和汽车行业,供应商密集布局。如果其中一个出现供应问题,将对整个行业的上下游生产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昆山聚集了多家印刷电路板(PCB)企业,为一线供应商和车企提供发动机、车身、底盘控制系统等电子元器件。所有这些企业都宣布停业。而一旦这些企业倒闭,需要其产品的下游汽车制造商,无论大小,也都将不得不倒闭。根据特斯拉4月3日发布的内部通知,其已通知工人和供应商,上海工厂将不会按预期在4月4日恢复生产。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原计划于周一恢复生产,但一份内部通知称恢复生产计划已被取消,不过该公司并未详细说明原因或预计何时恢复生产。德国博世集团在上海和吉林省长春市的工厂已经停产。与此同时,另外两家工厂,一家在上海,一家在邻近的太仓,已进入“闭环运作”,工人被限制在工厂内。别出去。江浙沪封城,影响日本。马自达4月12日宣布,其广岛总部工厂和山口县防府工厂将于4月14日至15日停产。原因是上海等城市因疫情实施了停工。受此影响,马自达合作企业的工厂停产,部分零部件无法采购。受半导体短缺影响,墨西哥工厂预计4月份也将停工两天。出于同样的原因,该公司还在4月初将日本两家工厂停产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