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运营商为争夺学生市场展开激战 被批赔本赚吆喝

时间:2023-03-19 10:39:11 科技观察

运营商为学生市场展开恶战,被诟病亏本赚钱。这样的新鲜事值得一提,就是很多同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会收到一张神秘的赠送手机卡。刚收到这份礼物时,有同学有些惊喜,认为学校的服务工作细致周到,但这张漂亮的“暖心卡”背后,却是三大手机运营商不愿告诉人们的事实秘密,电信、移动、联通在学生入学前就开始千方百计抢夺客户资源,企图通过与学校的关系垄断市场。事实上,它并不新鲜。事实上,这种竞争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多年。很多大学生在几年前就遇到过通知中携带手机卡的事情。学生1: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又收到了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是一张移动卡,另一个信封里是一张联通卡。报到学校的时候,学校也给了我一个手机号码,一直用到现在。因为我是从外省来北京读书的,觉得再多一个账号不方便,所以选择使用学校提供的账号。每次开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都会有自己的销售网点。在学校设立摊位来宣传他们的业务在学校是很常见的。和我一起去北京读书的同学几乎都拿到了中国联通或中国移动的电话卡。学生2: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外地来京留学的学生。他们会选择学校提供的卡。这样会更方便,也更利于大家联系。比如有家庭号码,打长途会更便宜,学生在校内联系也更方便。有时话务员也会让学生代办,他们会进宿舍推销,但一般我们不需要这种业务,就打发走了。学生3:我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学校里到处都是三大运营商的优惠活动。折扣力度很大。比如,买一部手机要多少钱?当时很多同学看到这么大的优惠就买了,我得到了一张卡片。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同质化竞争的趋势非常明显,竞争压力肯定很大。然而,他们之间的非常规竞争,有的甚至借助与学校的关系,剥夺学生自主选择的不正当竞争权利,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这种竞争?经济之声评论员陈爱海对此发表评论。主持人:关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我先介绍一些其他的看法和评论。你如何看待这件事?陈爱海:应该说,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是各大高校的招生高峰期。很多同学在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发现通知中电信运营商已经把电信卡发给了学生。对于这样的做法,一些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认为,校园促销基本上是一种亏本赚钱的方式。他们认为,虽然校园市场是新用户市场的重点,但大学生只是“潜力股”。互联网的需求很大,但不能马上转化为电信运营商的收益。另有电信专家认为,目前手机新增用户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抢占大学生、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是运营商面临的三大攻坚战。对于运营商来说,如果在秋季新生入学时不能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将很难完成一年的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会在这个时候投入大量成本来进行市场竞争了。也有一些对电信行业有长期研究的人,同样不看好电信运营商“亏本赚”的做法。他们表示,大学生在招生半年期间对运营商的忠诚度很低,经常根据优惠力度频繁换号。这是电信运营商在做这种促销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主持人:从您自己的角度,您如何评价高考录取通知书中包含手机卡的做法?陈爱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们通常认为三大运营商是垄断企业,但实际上这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有机会,三大运营商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抢占自己想要的市场。我理解他们面对竞争的渴望,但这种竞争必须以规范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