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微信“挂了” 焦虑之外更需反思

时间:2023-03-19 10:01:37 科技观察

微信“挂”了,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焦虑麻痹。5个小时的修复过程中,网友的焦虑情绪密集爆发,甚至有人发出感叹,“我和朋友分开了”。一方面,这表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社交方式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次失败也值得包括腾讯在内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商和用户反思。至于故障原因,微信团队解释为“通讯线被切断了”。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却没有能够保证微信产品正常使用的应急备份计划和容灾系统,着实令人触目惊心。毕竟在移动互联网上,微信已经成为了一个近乎基础的“超级应用”。甚至这是“不可靠的”。如何让网民对移动互联网的众多服务树立信心?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服务商在着眼于“把蛋糕做大”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让用户放心“吃蛋糕”。如果没有皮肤,毛发怎么附着?微信的失败影响的不仅仅是普通个人用户。此次微信故障直接影响了“微信打车打车”等功能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微信未来的商业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利用其开放的平台,整合各种商业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微信的服务质量已经关系到商业诚信和契约精神。如果以后再有一个“瘫痪门”,可能不会敷衍一纸道歉。从个人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次微信的失败再次证明了社交网络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以及人们对媒体和信息的依赖。虽然没有必要将“社交网络依赖”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但对于这群宁愿重装手机系统、重启路由器也不愿尝试在微信上“爬山”的用户来说,以下现实必须思考:交际的兴奋感真的能填补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空白,会不会影响现实环境中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使个人社交关系完全依赖技术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加社会风险?享受科技产品和创新服务带来的效率和便利无可厚非,但沉迷于任何事物就“过分”了。人们要谨防在虚拟网络中迷失自我,注意面对面的交流,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