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区块链和数字经济如何结合,这篇文章说的很清楚

时间:2023-03-18 20:11:15 科技观察

2019年下半年,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加速,区块链技术也被视为多种高科技技术例如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区块链作为技术融合发展的突破口,正在向经济活动渗透。过去,数字经济是指人们通过使用大数据实现的一种经济形态。现在,基于多种技术的融合,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也在互动,两者的结合可能会迸发出新的经济活力。然而,它的组合仍有待商榷。为此,互链脉搏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朱晓武教授共同探讨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以期对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朱小武: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全球价值链与票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商业战略、金融科技创新和沙盒虚拟仿真监管。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资本金融系主任。发表多篇对金融科技研究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SCI、CSSCI),撰写多篇金融科技教学案例,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其中2个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管理案例”。以下为正文部分:当前,区块链技术备受关注,区块链为企业的IT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引发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自治组织交易成本低,与传统企业组织相比具有规模扩张的优势。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那么,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如何结合?笔者认为,两者的联系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该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企业的战略意图、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IT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输出。企业战略意图从五个方面影响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提高供应链效率,如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降低库存和交易成本等,这就需要在商业模式设计中与合作伙伴共享供应链信息,协同合作生产、灵活安排供应链交易对象;增强市场响应能力,要求商业模式设计能够收集、聚合和共享实时供需信号,共同适应合作伙伴的供应链计划和异常情况。在单边和多边合作中可以灵活切换;设计、开发和/或商业化创新产品,商业模式设计可以结合基于知识的资源和能力,缩短从概念产品到客户的周期。因此,需要整合市场集体智慧、客户需求和跨行业知识。数字化管理的知识密集型合作;市场和客户关系发展,商业模式设计需要能够共享产品开发、市场和个性化,使其符合客户体验和期望,同时保护客户和供应商的隐私信息;互补的,商业模式设计可以共享产品接口,支持通用的IT标准,保护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六点:与合作伙伴交易的内容(或产品、信息);对信息、资源或产品的监督,包括交易的合规形式和参与交易的动机;交易涉及的各方及其产品或过程的连接结构;行业类型,交易各方所属行业;地区,交易双方所在地区;技术水平,交易各方的技术水平。在IT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中,区块链技术与现有IT能力共同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传统的IT能力是网络IT标准化(networkITstandardization),保证一些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建立大量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获取、调动和利用资源,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收益。规模经济。区块链技术对应双边IT定制(dyadicITcustomization),是一种双重机制。通过建立企业间智能合约,发行企业间代币,确保双方信息共享,深度参与合作,合作双方都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非货币化的“轻结算”。根据商业模式所关注的主题不同,可以分为价值创造机制和价值获取机制两大类。新颖性、效率和互补性属于价值创造机制,而捆绑、锁定和模仿壁垒是价值获取机制。新颖性是通过为各方建立新的连接和新的交易机制而产生的价值。效率是通过技术优化交易流程,提高协作产生的价值。互补性是指企业整合多个合作伙伴的资源,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网络效应。捆绑是一种销售和定价方法,其中两种产品捆绑销售。捆绑销售的两种商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1+1>2”的效果。锁定是为了防止客户和合作伙伴流失给竞争对手。模仿壁垒是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方式,防止企业被竞争对手模仿。双边IT定制化与网络IT标准化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与获取。产出主要由市场表现决定,市场表现是市场对企业商业模式效果的评价,??具有反馈作用。通过反馈,企业可以在两个层面进行调整:实施匹配,通过IT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战略意图匹配,企业进一步审视战略意图,调整商业模式驱动因素。通过反馈,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升级。上述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是解构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内容”是与合作伙伴交易的内容(或产品、信息);产业类别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可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考察区块链技术能否实现价值创造机制(新颖性、效率、互补性)和价值获取机制(如锁定、捆绑、模仿壁垒),评估战略意图匹配和业务通过市场表现模型。实现匹配,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具体分析,真正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并不多。作者基于可获得的相关案例数据,分析了“内容”和“行业品类”两大驱动因素(参见作者近期著作:《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11月)。交易结构、地理环境和技术水平将在接下来的案例研究中考虑,并针对具体的企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区块链技术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区块链为企业的IT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引发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近年来,关于区块链在应用场景落地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和从业者关注的焦点。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智能合约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为利益相关者传递价值,创造分布式自治组织的新机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自治组织交易成本低,与传统企业组织相比具有规模扩张的优势。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