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从零开始设计产品的10条UI-UX灵感

时间:2023-03-18 19:05:37 科技观察

2016年,我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一直在迷失自己的目标:学习新技能、结识新朋友、保持身心健康等等。它不是因为我没有意志和动力,而是因为我没有坚持下去。彼得德鲁克说,“量化管理。”这句格言从此成为我的口头禅。我决定把自己的目标量化,分解成最基本的习惯去执行,每天执行一定的量,达到最终的目标。一开始,我用一张方格纸来记录我每天的学业进步、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然后这个习惯持续了几年,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我也养成了分解每一个不同的目标,一步步完成的习惯。这种行为模式和方法已经被我自己验证过了。但经过多年在纸上跟踪行为,我决定与Wilson一起创建一个程序来升级这个“习惯跟踪”工具。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免费的Chrome扩展Confetti,这是一个可以帮助你追踪日常习惯的工具,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出现五颜六色的五彩纸屑效果,恭喜你保持习惯并达成目标。在四年多的产品设计生涯中,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完成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见解,希望对您也有所帮助。1.从一开始就定义产品特性。从一开始,Wilson和我就决定使用3个屏幕的主要功能,并构建了一个粗略的原型。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先见之明来设想我们产品的最终方向,也没有对所有的想法进行深入的打磨。最终,我们退了一步。我们回去为最小的可执行原型和真正的核心功能设定了发布日期。我们在概念上创建了一个文档,并开始梳理和管理哪些功能是“必须具备”的,哪些是“最好拥有”的。例如,登录、注册和新用户入职是必不可少的功能。不过,我们认为“重排习惯”是一个提升体验但并非迫切需要的功能。基于此,我们开始抓住核心功能,尽可能做到易用,强化核心功能。通过确定核心功能的优先级并设置发布日期,它可以减轻我们的精神压力并确保我们不会被功能淹没。也似乎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核心功能。2.需要修复的进程和状态较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经常会被提醒处理好每一个边缘情况,填平每一个坑,保证流畅的体验。从头开始构建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根据自己的想法创建产品令人兴奋,但相应地,我经常需要处理自己舒适区之外的问题。我一直在Skookum从事产品设计工作,这通常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的,但现在我正在处理不同的产品。以前的产品可以使用现成的设计体系,有已经构建好的设计语言,有完整的组件,有清晰的UI状态,有非常清晰的基础设施,但是这次是我自己的产品,所有的不是。而且这个产品还可能有几种极端的情况、过程和状态。比如在注册过程中,按钮会有default,disabled,activated,filled,error,hover等几种状态,但除了这些,我还需要考虑密码重置等流程和体验,这里面可能涉及到高度相似的UI界面状态有6种:EnterEmailResendEmailEmailNotificationDesignEnterNewPasswordErrorInterfaceSuccessInterface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事情让我一时迷惑,也导致了我接下来的事情想说外卖...3.创建用户流项目开始后,我很快就遇到了组织问题。因为我是在工作之余做这个产品,所以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没有按照传统的产品流程来做产品,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按照标准的产品设计流程,我需要从用户流程开始创建,定义用户可能执行的流程,并对主要流程界面进行必要的概要描述。因为这个项目和之前的作品不一样,一开始忘了按流程走,误以为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只有几个简单的界面(是不是很耳熟?很多所谓的小项目翻车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结果,当我开始处理按钮的不同状态和界面变化时,整个用户流程变得混乱,我很难找出其中的体验漏洞。最终我停止了这种随意的设计,并在Whimsical中创建了整个用户流程。于是我很快明白了那些环节中缺少了什么,以及整个接口过程的走向。当按照用户流量对界面进行梳理时,可以了解整个产品的画面状态,并且随着产品的发展壮大,用户流量的重要性会增加,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4.交互应该反馈到UI事实上,在你完成整个UI之前,你不应该开始向你的项目添加动画。但是,不添加并不意味着您不必考虑它。事实上,不同的微交互和动画对实际体验有着巨大的影响。当你在考虑UI设计时,你应该考虑微交互和动画的使用,避免在后续的动画和交互实现时进行不必要的修改。比如我在设计“成就成就”的体验时,就考虑到了需要用到的微交互的效果,所以在设计UI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并且可以将要用到的动效拖到一个角落,暂时记录下来,以免在UI设计阶段影响整体流程和效果。后面加动画的时候会方便很多。我认为将UI和交互一起考虑很重要,因为它们共同塑造了体验。如果直接在UI设计过程中加入动画,会让整个设计过程变得复杂和臃肿。5.早点得到反馈这其实是我在这个项目中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等待太久才得到反馈。晚上和周末,我通常在家里有时间继续这个项目,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真正告诉任何人。当我终于和我的家人、朋友、用户和在线尝鲜者一起宣布这个产品时,他们开始注意到很多细节上很明显的问题,但我没有发现。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我很容易迷失并沉迷于用户体验的一个孤立部分,而忽略了许多明显的问题。回想起来,如果我能早点把设计和原型展示给用户和朋友,我会早点发现问题,得到反馈后才进入开发,弥补了很多损失。6.从别处获得灵感很重要。很多设计师会认为所有的想法都必须是原创的,否则就是骗局。但是稍微想想,完全原创的其实很少。当你看到一款优秀的产品时,其出色的配色和恰到好处的交互可能会让你觉得:“已经有人做出来了,我的想法在它面前完全没法比。”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有很大的好处。缺陷并抑制你的创造力。当我发现我的设计有缺陷时,我会不遗余力地搜索并了解更多有关在线可用设计的信息。我会观察和思考其他公司和产品如何设计新用户入职流程以及如何管理用户个人信息。我从不复制别人的经验,但我会时不时地钻研别人创造的优秀细节,然后将这些细节借鉴到我的设计中。我最喜欢的例子之一是模态状态的旋转退出效果。这是我偶然在网站上看到的效果,所以我决定将其添加到Confetti中,并且我还在着陆页的按钮上添加了类似的效果。事实上,所有设计都是通过混合和匹配创建的。借鉴细节不等于抄袭,不要害怕去发现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和亮点,要学会有机地拆解和借鉴,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就像调制鸡尾酒一样有趣.7、勇敢面对身份的转变。当我们开始设计产品时,Wilson和我的身份一直在变化。我们是UI设计师,我们负责UX、交互、运动效果、图形设计、营销、产品管理和其他角色。责任太多,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新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身处困境,寻求外界帮助成为必要的选择。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其他不专业的方面寻求外部帮助是非常合理的。例如,在一个项目中,一个艺术家负责大部分风景插图,另一个艺术家负责肖像部分,这很正常。我希望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高度一致,我做到了。不过大家不要误会,并不是我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代码开发,而是在这样的项目中,我不适合从UI和UX领域进行扩展。毕竟完成项目的开发优先级高于学习代码。更高。8.保持简单更重要。虽然给MVP安排一个发布时间可以避免这个项目被无限扩展的功能和工作量压垮,但是仍然不能阻止我们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很多人喜欢ReidHoffman的一句话:“如果你对产品的第一个版本不感到尴尬,那你一定是迟到了。”不过,我们正式发布的第一个产品版本不会显得太突兀,但就目前来看,当时简单直观的状态,总比花费数月反复打磨后再发布要好。在发布新产品之前,我们必须考虑2个问题:我们是否相信我们打造的产品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心。专注于提供核心功能,而不是被一堆冗余的次要功能所淹没。9.交接好省事省时。从项目开始,我就一直在做项目管理,为后期开发整理设计资料。但是,由于我一开始就使用了Zeplin这样的协作工具,它确保我可以轻松地将所有材料交给负责开发的Wilson。Zeplin作为一个设计系统工具,让我不用浪费时间去分类素材,非常方便。在交接的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优化:将所有的接口都组织到Zeplin中,进行处理。我为所有画板命名以便于检索。我在XD中标记了需要导出的。资料我保留了旧界面存档,保证交付的新界面是最新的10.一次写下所有的UX文案。在设计UI的时候,临时写了界面的文案部分,一度提示设计完成。之后整体文案不连贯,不协调。真希望自己一开始就单独建一个文档,一下子把所有的文案重写一遍,包括提醒、备注、标签、弹窗提醒等等。其实我的文案是在设计UI的时候顺手写的,结果是严重缺乏整体一致性。这种文案本身调性的缺失导致了整个产品在语气和用词上的混搭风格,连贯性很差。因此,产品上线后,文案一直在鼓捣。结论我认为,如果许多错误不能在一开始就解决或尽快修改,那么最终产品的潜力就无法充分发挥。正如贾科莫卡萨诺瓦所说:“一个不能犯错误的人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我们要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希望大家在设计项目中不要陷入和我一样的困境。